■走在前列·十年跨越
开栏语:十年奋进,十年跨越。进入新时代以来,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抓住历史机遇担当作为、开拓进取,通过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全力争创新的发展优势,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留下坚实的广东足迹。从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走在前列·十年跨越”系列报道,回首十年来广东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实现的历史跨越、取得的重大成果,展现全省干部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砥砺前行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记者唐子湉李凤祥曾美玲
8月26日、29日,省委、省政府支持佛山、东莞高质量发展的两份重磅文件接连发布,“制造业创新高地”与“科创制造强市”呼之欲出,广东深化改革的又一举措落地。
世界莞商大会召开,连续十年见证莞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续写“春天的故事”。
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即将开学,融合学科培养大湾区创新人才,广东携手港澳对外开放结出新硕果。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广东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年12月,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了广东,发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动员令。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十年来,广东以推进落实国家战略为牵引,带动改革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年厚望,多项国家战略利好叠加
深圳莲花山,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亲手种下的高山榕生机盎然、枝繁叶茂,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一如广东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革开放精神。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广东考察、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赋予广东建设“双区”、两个合作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寄望广东“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牢记殷殷嘱托,南粤大地汇聚起感恩奋进的磅礴力量,推动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铭记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衔接”,“1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年大湾区经济总量比年增长约2.4万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不负总书记的深切期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商事登记、科技管理体制等重大改革,综合改革试点40条首批授权事项全部落地。
横琴、前海等重大合作平台如何更好发展,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他勉励横琴“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开放”,寄语前海“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年一个样”。
化期望为改革发展动力,历经十年奋斗拼搏,曾经蕉林绿野的横琴岛,如今大道纵横,横琴合作区建设稳健起步,推动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成效初显;曾经布满荒野滩涂的前海,如今高楼林立,前海合作区建设开局良好,深港合作渐入佳境;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乘势而起全力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东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始终保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胆识气魄,坚定不移走好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十年奋进,坚定屹立改革开放潮头
“园区里无处下脚”,十年前,时任香港律师会副会长林新强来到前海寻找机遇,荒凉的场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希望把它造成一个粤港合作平台。”回望年,条件虽艰,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对刚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的南沙充满期待。
十年境迁,日新月异。横琴、前海和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合作平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资源汇聚。在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篇章中,粤港澳大湾区绘就了生动一页。
十年来,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双区”建设,牵引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持续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7年来,累计形成项改革创新成果,全国首创41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56项重点任务中,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全国推广。
横琴积极在管理模式、营商环境方面率先突破:推出余项改革创新措施,商事登记实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趋同澳门的税负环境进一步形成……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良好运行。
前海“政策扩区”与“物理扩区”叠加推进,率先推出港澳商事服务“注册易”制度,启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推动前海营商环境向国际一流迈进。
南沙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探索经验: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广州期货交易所落户南沙……
此外,“数字湾区”“港澳药械通”“湾区社保通”“湾区通”工程等一系列标志性改革项目落地见效。
十年来,广东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加快要素自由流动,努力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货畅其流,人便其行。覆盖11个城市的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每日数百万居民跨城甚至跨境通勤。
长桥卧波,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车程缩短至30分钟。巨龙潜翔,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向最后米发起冲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湛江吴川机场通航,世界级机场群雏形初显。城际铁路建设全面铺开,“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成形。
资本市场开放稳健有序。在横琴,贸易融资资产跨境双向转让人民币结算业务成功首发。在前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QFLP)、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等即将展开试点。
跨境要素流动,创新动能汇聚。省、市科研经费跨境拨付已超3亿元,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一批科技领域的“国之重器”加快建设……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的“两廊三极多节点”创新格局建设提速。
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大湾区凝聚科创“向心力”,加快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十年辉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大亚湾畔,作为国家首批七大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之一,百亿美元级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这是全球贸易商、投资者持续看好广东、选择广东的最好例证之一。
这十年,改革步入“深水区”,广东以推进“双区”建设为抓手,向体制机制要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跑出“加速度”,结出新成果。
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粤港澳创新优势叠加,资源要素流动更便捷,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等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通过深化营商环境改革,1万市场主体营商成本更低,对未来更有信心。
以横琴合作区为例,四大跨境便利化举措打造趋同港澳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一顿饭的功夫,证照就到手了。”澳门企业家卢德忠体验到了“横琴效率”。
这十年,广东全面扩大开放,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共享发展红利。
湛江东海岛上,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的首套装置即将投入运营。“我们持续看好广东、湛江的机遇。”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说,预计到年,对该项目最高投资亿欧元。
全球企业和投资者用行动投下“信任票”。年,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8万亿元,一年贸易增量达1.18万亿元;全省实际使用外资亿元,比年增长13.6%,两年平均增长10%。
广东携手港澳,三地合作更加深入,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在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的生物细胞学实验室里,澳门大学博士生方仕才和艾尔普再生医学研究员共同攻克多能干细胞分化课题;在广州市南沙区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澳门青年刘延鑫帮助落户项目高效投产;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港澳律师内地执业首案开庭,“大湾区号律师”何君尧在线出庭应诉。
港澳居民民生领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实,持居住证的港澳居民子女在粤就读政策已实现各学段全覆盖;截至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27.92万人次。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进入新发展阶段,广东坚持以“双区”建设牵引,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携手港澳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数看十年
大湾区
●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强企业25家,比年增加8家;广东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超6万家,其中绝大部分在粤港澳大湾区,比年净增加2万多家。
前海
●年,前海合作区(扩区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同比增长10.5%,税收收入增长15%。
●自年成立以来,截至年5月底,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团队家,其中香港团队家,累计融资超29亿元人民币。
●目前,前海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已有1.19万家。
横琴
●截至今年6月末,横琴合作区实有企业户,其中澳资企业户。
●截至今年7月底,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孵化企业(项目)家,其中澳门企业(项目)家。
统筹:吴哲骆骁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