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白癜风专家会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71022/5781271.html

唐朝末年,时局动荡,北方中原政权频频更替,南方则形成了十国鼎力的局面。

位于东南沿海,远离中原的福建,迎来了一支来自河南固始光州的队伍。

队伍中一名名为王审知的年轻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闽国的创始人,被福建人民所铭记在心的开闽王。

队伍的首领-王绪因疑神疑鬼,滥杀无辜,最终为手下所杀。王潮代替王绪成为了领头人,几年时间内掌控了整个福建。王潮去世后,其弟王审知接替了他的位置。在他执掌福建的这二十九年,虽身处战火连天的年代,福建境内却一片祥和。他轻徭薄赋、保境安民、鼓励垦荒,倡修水利,兴办学校,发展海外贸易,招纳中原名士,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闽王虽已离世千年,但福州城中仍留存有不少他的足迹。

一、闽王祠

闽王祠位于庆城路,与福州十九中相邻。这里本是他的府邸,在他去世之后,被人们改造为庙宇来奉祀。闽国亡国之后,吴越国刺史钱昱,又对庙宇进行了一番修缮,改称忠懿闽王庙。元代时庙宇被毁,明万历年间奉旨重建,改称闽王祠。而后历朝历代,均有重修。

祠的大门福州特色的屏风式门楼,中央上方嵌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有“奉旨祀典”以及“唐闽忠懿王庙”的字样。

闽王祠大门

进门第一进为庭院,庭院东侧墙面嵌有“乞土胜地”的石碑。这四个字与古时福州的一个习俗息息相关。明清时,每到立春这一天,福州郡守都要带着群僚前来闽王祠祭拜闽王,并在祠前乞取一丸泥土捏制“春牛”,然后抬着“春牛”游行各地发动春耕。这块石碑很可能就是明代的原物。

乞土胜地

庭院中央的亭子之中保留了唐朝时的石碑,碑文详细记述了王审知的家世以及治闽期间的贡献。对于研究“闽国史”、五代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物资料。郭柏苍在其著作《竹间十日话》中称它为“天下四大碑之一”。

亭后7座戟座紧挨着墙面,这是唐代时朝廷对有功之臣的恩赐,本有12座。

庭院之后就是正殿,殿内奉祀闽王王审知,殿中的王审知像,是年民间艺人陈世善所塑。周围陈列着从王审知的宫殿遗址和陵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唐碗等文物。

正殿过后,即到达拜剑阁。在拜剑阁后墙上嵌有北宋时的“重修忠懿王庙碑铭”。

二、藤山开闽王祠

位于下藤路与大坪路交叉路口东南侧,建于明嘉靖年间。由于人为破坏,今只余正面山墙和“履中蹈和”、“入孝出悌”两块匾额,在人来人往中显得格格不入。

开闽王祠

三、上渡闽王庙

闽王庙坐落于仓山区上渡街道,为明朝建筑,共两进院落。庙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墙上的壁画,这些已经历经百年沧桑的壁画,由于年久失修,显得残破不堪。

闽王庙壁画

四、闽王陵

闽王陵被称为宣陵。宣陵现位于莲花山下,起初他是与其夫人任氏葬于凤池山,后唐同光四年改葬至莲花山。明宣德年间,墓被盗,墓中所藏的王审知像以及玉带、玻璃碗等均被盗走。莲花山现在已变成风景区,乘车至森林公园步行即可达。

闽王陵

五、白塔

白塔,作为三山两塔之一,现在已是福州的标志性建筑,它本是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所造。传说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所以取名“报恩定光多宝塔”,简称“定光塔”。可惜在明嘉靖十三年被雷火焚毁,只剩砖造塔心。嘉靖二十七年由乡绅集资维修、重建,为遮掩雷火焚烧的黄黑色痕迹,涂以白灰,故俗称白塔。

白塔

闽王的功绩毋庸置疑,可惜其子孙一个个身陷权力的斗争中,一时间民不聊生。闽王祠所在的庆城路得名于庆城寺,而庆城寺就是闽王之子王延曦的府邸所在地。闽国也因此陷入内乱,最终为南唐所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