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雍州灵山,位于凤翔县城西15公里,又称之灵鹫山,是宝鸡十大名山之一。灵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灵山是关中西部佛教传入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为宝鸡西部第一佛山名山。登临灵山,举目望远,陲秦川两端,绵吴岳之东岭,南瞻秦岭之秀峰,北顾千山伏兔。野水赴壑,岩石峻峭,傍冯家山水库于左,依丝绸之路于后,地处凤翔、千阳、陈仓区三地交界处。
灵山的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随之传入,灵山也因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关中西部佛教传入较早的地区之一。
灵山祭祀文化发达。是秦汉时期祭畤文化圣地。凤翔古称雍、雍州、雍城,因雍山、雍水而得名。而秦人天下一统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都是从雍城开始的,特别是这种思想基础深深植根于设畤祭祀宗教活动方面。五畤,除好畤在乾县外,灵山附近集中分布有鄜畤、吴阳上畤、吴阳下畤、北畤四畤。
灵山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灵山附近的古文化遗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了唐宋时期,在雍山周边发现的与上古时期相对的新石器时代聚落文化遗址有北斗坊、河湾、沟南等。
灵山先秦文化发达。凤翔先秦文化的发祥地,灵山及其周边是先秦祖先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有着大量的先秦历史遗存。据典籍记载,灵山附近的彭祖原、彭祖墓、尧典、北斗坊、鸿冢都与上古炎黄时期的人物事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灵山与丝绸之路紧密相联。汉唐丝绸之路经由灵山之侧延伸。从周秦至明清,长安—雍城—陇州道是历代京都通往西域的主干道之一,在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久负盛名的丝绸之路的溯渭道,灵山位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灵山净慧寺位于灵鹫山之巅。建于唐德宗二年(年),庙貌巍然,雕梁画栋,建筑辉煌,佛像庄严,为十方常住。历经宋、元、明、清,苍桑之变,毁而重修。分接引、睡佛、铁佛、五佛等四院。殿内佛像全身端严,菩萨罗汉、雕塑美观,金刚力士、千姿百态,各表法仪。灵山之颠建有观音殿,飞檐斗角,精巧玲拢。
灵山古时松柏参天,奇花异木,灵禽怪鸟遍于山野。山中名景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每年四月初一的会期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久为西府名胜之首。
读史明礼穿越大秦印象
朝山悟道畅游灵山圣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