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仙与五仙观·

进入广州城,首先映人眼帘的是满目五羊的城徽,人们将娓娓动听地向你讲述五羊仙的故事:

周夷王时,有五位仙人,骑着五色仙羊,穿着五彩仙衣,手持一茎六出的稻穗,降临“楚庭”,他们把稻穗献给当地人民,祝愿此地永无饥荒,然后飞升而去。

至今广州尚有五仙观,观内岩石上尚留有“仙人姆迹”,因此人们便把广州称为“五羊城”。因当日五羊仙手持稻穗献民,故而广州又简称为“穗”。这则史前神话,反映了广州先民自北方携带牲畜、良种南来,落籍岭南和种植水稻的历史,对了解广州的人文环境有重要意义。

五仙观坐落在广州惠福西路的坡山上,传说当年五羊仙人就是在此降临的。五仙观就是为祭把这五位仙人而建的。该观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年),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山门有清人所书“五仙古观”四字,用红砂岩雕成的一对麒麟分守山门两侧。大殿重檐歇山,木架结构,玲珑精巧。观内有古碑10多方,最古老的当推张励的北宋碑,背面刻有明初《重修五仙观记》,文曰:“初,有五仙人皆手持谷穗。一茎六出,乘羊而至。仙人之服与羊各异色,如五方。既遗穗与广人,仙忽飞升以去,羊化为石。广人即因其地为祠把之,今祠地是也。”碑文不但记录了五仙的神话,还说明了“五”的含义,即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

清初屈大均有诗云:“作观楚庭西,五仙列成行。少者反当中,老者左右方。膝前各一石,或蹲或翱翔,或立或僵卧,大小相低昂,抵触势有余,角形弯以长。言是羊所变,毛质皆青苍。”为何这样排列?这与五方帝和五佐神有关。四位长春作为东南西北四方移民的祖仙,既是五谷神也是宗族神。少者居中为王,亦反映了先民南移之初,未审水土,最先带来的黍稷一类北方作物种植失败后,再遣其后人带来粳稻,获得成功,因此少者受到了特别的礼遇。

坡山一带,古代濒海,人称“坡山古渡头。”那是一座红砂岩的山坡,由于海水长期侵蚀,成大小穴状,现后殿东面的岩石上,还留有一个脚印状的凹穴,就是人们所说的“仙人姆迹”,其实是大海的作品。

五仙观后面,是一座城楼式的钟楼,建于明朝洪武七年(年),为广东参知政事汪广洋所建。楼高17.米,被称为45      “岭南第一楼。上面悬挂着一口大铜钟,重约5吨,高3.04米,直径2.1米,铸于明洪武十一年(年),是广东现存最大的铜钟。钟口正对楼基所开的井口,声音洪亮,十里可闻。然而,此钟轻易不能敲击,敲之必有灾异,如火灾、瘟疫等,所以又叫“禁钟”。传说此钟原为一对,一雌一雄,雌钟已飞落白鹅潭底,只要敲击雄钟,潭底雌钟必遥相呼应,三日不绝,故又名“雌雄钟”。又一说,原来悬挂此钟的仙人吕洞宾曾留下一根“仙藤”,此藤后来被一个波斯商人骗去,换置铁链,钟遂哑然。此事在清人檀萃所著《粤囊》中曾有记载,列为洋人盗宝传说之一例。

·珠江、海珠石与海珠花园·

秀丽的珠江,以及它那充满珠光宝气的雅号,曾经引起人们许多美好的遐想。传说有个波斯商人,访知广州有颗镇国之宝——阳燧宝珠,便愿以10万重金购买,几经交涉,终于得手。在运往异国的途中,商人欣喜万分,取出珠宝放在掌心端详,只见它光芒四射,璀灿夺目,更加爱不释手。谁知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腾,一道白光从他掌心跃起,又潜入江中,化作一颗巨石,这就是有名的“海珠石”。那条江流,因此得名为“珠江”。

“海珠石”,又名“走珠石”、“海珠洲”。古代珠江河面宽阔,此巨石在江中成一小岛,南宋时番禹人李昴英曾在石边结茅读书,后来又捐钱建造海珠慈度寺。端平二年(年),叛军围攻广州城,李昂英只身缒城劝说叛军解围。后人感于他的恩德,在寺旁建祠纪念他。岛上古寺幽保,江流拍岸,榕荫青葱,井有两棵苍劲古老的红棉树;花开时节,红棉似火,江水碧绿,别有一番情趣。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海珠秋月”,就在这里。

年,广州修建珠江堤坎,把海珠岛与北岸连成一片。解放后又辟为海珠花园,供人游览。近年改建的一座园林式茶楼,亦是一方乐园。在它附近,还有海珠广场,海珠路,海珠桥,迎珠街,连珠街,皆与这些传说有关。

·越秀山与镇海楼·

越秀山位于广州城北,又称越王山、观音山。越秀山海拔仅70余米,方圆面积达92万平方米,内有三个人工湖。区内冈峦起伏,树木葱笼,山光水色,景色迷人。越秀山于年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时辟为公园,现已成为一个有悠久史迹的新型园林。

相传在年多前周夷王时,就在此建立了“楚亭”,至今山南仍有一方石碑,刻有“古之楚庭”字样。楚亭是广州最早的名称。越秀山上早期的史迹,还有赵忙的越王台,这是赵忙每年三月三日登高欢宴的地方,建于歌舞冈上,今已荡然无存。后南汉王刘也曾带领群臣游乐于此。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在山南修筑了赵岗书院,遗址即现今香火鼎盛的三元宫。宫内有鲍姑祠、鲍姑井等。鲍姑是鲍靓的女儿、炼丹术士葛洪的妻子,以善于针灸知名,是广州民间传说中的神医。山上还有明初建筑的镇海楼,现已成为广州城防的标志。镇海楼后的蟠龙冈,是四方炮台遗址所在。炮台始建于清顺治十年(年),鸦片战争时曾一度被英军占为指挥部,年5月30日三元里附近乡群众在牛栏冈大败英军,包围四方炮台,使英军陷入绝境。现镇海楼西侧还有几门炮座,保存有明崇侦以来广州铸的铁炮,另有23方碑刻,是研究广州历史的重要资料。镇海楼东有“海员亭”和“光复纪念亭”。海员亭是为纪念年香港海员大罢工而兴建的,光复纪念亭是为纪念年辛亥革命胜利和同年11月成立军政府而兴建的。二十年代孙中山筹划北伐时住过的“越秀楼”,也在附近。

越秀山西面的木壳岗上,屹立着一座五羊石像,高10余米,体积53立方米,是用块花岗岩雕刻砌成的,每块石材重约两吨左右。石像始建于年,“文革”中被毁,年重建。这座雕像造型优美,神韵飘逸,现为广州的城徽。

越秀山东北角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电视塔,始建于年,塔身高米,底呈八边形,上下分五个平台。在50米高处的平台,面积平方米,现已辟为游乐场所,内有餐厅、音乐厅等。在98米处的平台,有升降机通达,游客在这里可鸟瞰广州城。

越秀山北秀湖畔还有个听雨轩酒家和南音餐厅,是游客品茗、饮宴的好地方。“听雨轩”三字为当年广州市长朱光所题。郭沫若当年游“听雨轩”作诗云:“越秀湖涵越秀峰,乃凭人力代天工。指挥时雨调丝竹,驱遣阳光任祝融。水上楼台摩北斗,人间星宿舞东风。茶余试倚栏杆望,宁不雄飞上月宫?”

越秀公园西边正门正对的兰圃,是一个专门栽培兰花的专业性花园。园中收有珍稀兰花多个品种,盆栽1万多盆,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园中布局参照苏州传统园林设计,小中见大,移步换景,繁花似锦,香气袭人。年,朱德到此游览,作诗赞叹:

越秀公园花木林,

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

一时名贵五羊城。

越秀山上,还有一座镇海楼,为洪武十三年(年)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作为北城的望楼,初称“五层楼”,明成化年问毁于火灾。后经提督蔡经加以重建,张岳为之题名“镇海楼”,其含义为“雄镇海疆”。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朱亮祖建造镇海楼,“以压紫云黄气之异者也”。意谓恐怕广东有帝王之才崛起,特建此楼以禁压之。他还说镇海楼可以壮三城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玮丽雄特,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评价是相当高的。

镇海楼高28米,阔31米,深16米,红墙绿瓦,实厚壮观。楼的正面,悬挂着清代两广总督彭玉麟所撰的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依栏看剑,泪洒英雄。”此联气势非凡,脍炙人口。

雄伟的楼宇,坐落在越秀山的主峰越井冈畔,这里有过许多兴衰存亡的史事。南越王赵伦曾在此地构筑越王台;南汉王刘,曾以此为游宴场地,歌舞终日;南海太守鲍靓曾在山南建立越岗书院(即现三元宫)。凭栏远眺,羊城景色,尽收眼底,追古思今,令人感慨万千,引发过许多文人墨客的咏赞。“岭南三大家”之一的陈恭尹曾写下了一首《九日登镇海楼》诗:

清樽须醉曲栏前,飞阁临秋一浩然。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洲南尽水浮天。

将开菊蕊黄如酒,欲到松风响似泉。

白首重阳惟有笑,未堪怀古问山川。

此诗写出了岭南的山川形胜,也道出了作者白首凭栏的情怀。现代诗人黄节,即年重修镇海楼时碑记的作者,曾作《庚子重阳登镇海楼》诗:

东南佳气郁高楼,天到沧溟地陡收。

万舶青烟瀛海晚,千山红树越台秋。

曾闻栗里归陶令,谁作新亭位楚囚?

凭眺莫遗桓武恨,陆沉何日起神州!

这是痛感八国联军入侵的悲愤之作。

楼的西侧,还有年建的碑廊和炮座,保存着有关广州历史的23方碑刻,炮座乃明崇祯以来至鸦片战争时期广州铸造的铁炮。

·南越王墓·

从越秀山下来,斜过马路,便是酋汉南越王第二主赵眜的墓葬,此墓是年发现的,它距今已有0多年了。

此陵墓构筑在象冈腹地17米深处,长10.85米,宽12.5米,分前后两部分,由两道石门隔开。前部三室,后部四室,各有门道相通。七室各有其使用功能,是按照主人生前居宅构筑的。前部正室四壁和顶上都绘有朱墨两色的云纹图案,装饰华丽,象征主人生前的宴乐厅堂。东边耳房是礼乐宴饮用具之藏所,西边耳室是兵器、车马具及生活用具库房。后部居中的主室安放墓主棺椁,他身穿丝镂玉衣,腰间佩有六把短剑,头部放有金钩玉饰,胸前戴有金玉玻璃珠串,身上还有8枚印章,中有龙纽金印一枚,上刻有“文帝行玺”字样,另有玉印刻有“赵昧”二字姓名。东边侧室安放的是殉葬的4位夫人,西边侧室有7个殉葬的役工。主室北面是后藏室,贮放各种珍馐及炊器。墓中各室随葬器物有金银器、玉器、陶器、铜器、漆器及竹木制品、丝织品等一千多件,对了解岭南地区的早期开发以及有关民俗文化均有重要意义。

赵眜是南越武王赵佗的孙子,在位十五六年,大约死于公元前年至年间。南越王国先后经历五主,赵眜是第二代主。这些在《史记》和《汉书》中均有记载。参观时最值得留意的是以下几件文物:

丝缕玉衣:这是赵眜入殓时身穿的玉衣,是我国目前出土玉衣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它由块玉片编缀而成,每片之间以朱色小丝带相连,结实而美丽。这是南越国工匠在番禹制造的。

文帝行玺:这是赵眜的金印,纯金制成,重.5克,高1.8厘米,长宽各3.l厘米,印面刻阴文篆书“文帝行玺”,有边栏和十字格,是典型的汉印。印纽为一立体游龙,工艺精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第一颗以龙为纽的金质王印。

龙凤纹双环玉饰:直径9厘米,呈玉壁状,两面透雕,由两个圆环分隔为内外两区,内区雕有一龙,作腾空之势,前足伸入外区;一只昂首长鸣的凤凰停立于龙足之上,凤首与龙头相对。设计新颖,构图巧妙,玉质晶莹,是罕见的稀世珍宝。

银盒:是赵眜的贴身随葬品,为装放药丸所用。银盒呈扁球形,高12.1厘米,腹径14.8厘米,重.6克。盖上有三个银纽饰,底部有一个铜圈足。盒身有蒜子纹,盖和身相合处有一条窄细的穗状纹带,盒体表面有一层极薄的鎏金。据专家分析,此物与阿拉伯地区的传统银器相似,是舶来品,可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

除上述物品外,还有一个铜烤炉,一个四连体铜薰炉,一个番禺铜鼎和一套大型青铜编乐“铜句鑃”,都有很高的工艺欣赏价值。

·陈家祠·

又称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是广州仅有的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为广东民间工艺馆,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建筑。其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可谓集广东民间工艺之大成,是广东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陈家祠是清代光绪十六年(年)由广东72县的陈姓联合修建的,总面积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呈正方形,分前后进,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有廊庞相联,共有9个厅堂和6个庭院及东西斋10间房子,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结构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映。从大门看去,一连高于一进,逐级递升,气势宏伟。庭院明朗而又恬静,间隔处理不用砖墙,而用品字形的两重通花屏门作隔,通透深远,表现出岭南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风格。

最有特色的是陈家词的装饰艺术,每座房子从柱梁到瓦脊,缀满各种雕刻工艺品,有石雕、木雕、砖雕、泥塑、陶塑和壁画,琳琅满目,古朴而不失绚丽,粗犷中而又见纤巧,很有欣赏价值。这些工艺品题材广泛,有历史故事,有神话传说,有山水花鸟,有园林景观,瑰丽多彩,可谓民间工艺的宝库。日本的《岭南纪胜》,德国的《世界建筑艺术》,英国的《中国古代艺术建筑》等书,都给了它很高的赞誉,称之为中国南方建筑的典范。的确,它那华丽的装饰,平直陡峭的瓦顶,小巧玲珑的斗拱,突出了晚清时代的建筑风格。而庭院的贯通,廊庞的遮挡,房舍之高大,花圃之苍翠,又充满了岭南的韵味。年,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参观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六榕寺·

广州六榕寺位于六榕路,始建于南梁大同三年(年),原名宝庄严寺,北宋端拱二年(年)改名净慧寺。宋元符三年(1年),苏东坡自海南贬所北归,前来游览,见寺内有古榕六棵,信笔写下了“六榕”二字,明永乐九年(年)正式改名为“六榕寺”。

该寺面积平方米,山门东向,其内依次为大王殿、花塔、大雄宝殿,北面有数行精舍,南面有碑廊、观音殿、六祖堂和补榕亭等。

六榕寺索以花塔的华丽庄严著称。该塔始建于公元年,为砖木结构,高57米,八角九级,因每级都有暗层,所以内里实为十七层。塔内藏有昙裕法师由海外携回的佛舍利,故又名舍利塔。初唐诗人工勃曾撰有《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记,述说当日情景。宋初,木塔被火焚毁,至绍圣四年(年)重新改建为楼阁式砖塔。改建后,塔身朱栏碧瓦,丹柱粉墙,璀灿夺目,姿彩如花,故俗称“花塔”。塔顶有一根套铜的黄松木柱,为元代所铸,重5吨,植立于九级塔内。柱身铸有尊佛像和云气缭绕的天宫宝塔,是国内罕见的千佛铜柱。

另外,寺中六祖殿内的六祖铜像,法貌庄严,衣纹流畅,重约千斤,为宋代铸品。另有三尊大佛铜像,是年大修时从广州大佛寺移来的,每尊重10吨,观音像重5吨,铸于清代康熙年间。还有一幅“东坡笠履图”,是清代书画鉴藏家翁方纲摹宋人绘的东坡画像而作的,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

·光孝寺·

全称“报恩光孝禅寺”,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为广州“五大丛林”之冠。寺址初为南越王第三代主赵建德的居宅,始建于公元前年,距今已有0多年历史。三国时东吴都尉虞翻被贬广州,在此聚徒讲学,种植了许多河子树,故取名“诃林”。虞翻死后,家人施宅为寺院,取名“制止寺”,这就是光孝寺的前身。自东晋隆安年间起,至唐代,印度僧人来华传经者甚众,多住在该寺中,寺名亦多次改易,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年)才改称”报恩光孝禅寺”,沿用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光孝寺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历代所建殿堂台阁20多座,大部已废。现存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天王殿、睡佛阁,以及瘗发塔、东西铁塔等。环境开阔幽静,诃子、菩提、古榕婆裟掩映,堪称一方丛林宝境。其中大雄宝殿为东晋时圃宾国(今克什米尔)法师昙摩耶舍始建,后经历代改造,博大凝重,颇具唐宋风格,又有地方色彩,是岭南最巍峨的殿堂建筑。

大殿后面东西两侧有两座铁塔。东塔建于唐未五代时南汉王朝,塔身有个佛龛,称为“涂金子佛塔”,是中国最古老最硕大的铁塔。西塔建于南汉大宝六年(年),比东塔早四年,可惜早已毁坏,现仅存三层。

大殿左侧为六祖殿,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是典型的宋代建筑:柱础扁平,用黑石砌成覆莲状,梁架上安有驼峰,上刻飞仙,是广东古建筑中较为少见的。

六祖殿前的瘗发塔,是为纪念六祖慧能在此削发受戒而建的。传说六祖当年接受衣钵之后,遵照五祖的意愿,在深山猎户中藏匿了16年,直到唐代仪凤年间,听说有高僧印宗在此主持法务,便来投奔。一日印宗正在讲经,外面风吹幡动,引起了他们的争论,有说是“风动”,有说是“幡动”,六祖却说:“风幡非动,动自心耳”。印宗听后十分惊异,六祖出示衣钵,说明原委,被拜为师,削发于此菩提树下,并建风幡阁以资纪念。

现存古迹中还有白莲他、洗砚池和洗钵泉。其中洗砚池为唐代宰相房融贬居遗迹;洗钵泉相传为东土初祖达摩洗钵处,在宗教和文化史上都有一定位置。

·三元古庙·

位于三元里村内,是清初所建的供奉北帝的庙字,现为三元里抗英纪念馆。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入虎门,进犯广州,盘踞四方炮台,蹂躏三元里村。三元里农民韦绍光等召集村民,于庙前誓师反击,附近乡农民纷纷前来援助,于牛栏冈击败英军。现庙中尚存有当年的战旗、兵器等。

附近走马岗上的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碑,建于年,现已花木成荫,可供游人瞻仰和游览。

·黄埔军校旧址·

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而创办的。年6月16日正式开学。孙中山亲自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凯任国民党代表,周恩来、熊雄先后任政治部主任,张治中、陈诚、叶剑英、恽代英等亦先后担任过重要职务。这所军校培养出大批著名将领,在东征、南征及北代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现旧址尚存,校门牌坊描摹一新。孙中山居住过的楼房内陈列着军校校史。孙中山纪念碑雄峙在高岚上,日本友人赠送的孙中山铜像矗立碑顶,气度恢宏。西南面有东征烈士墓,纪念坊上有蒋介石题书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字样,至今保存完好。

黄埔军校旧址现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黄花岗与烈士陵园·

黄花岗有七十二烈士墓,位于广州市先烈中路,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见证。

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统筹部长黄兴率领敢死队多人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击毙卫队,焚毁衙署,血战通宵,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烈士遗体由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险收葬,得尸72具。年,广东军政府在原墓地基础上建成烈士墓园。

该墓园面积辽阔,花木葱茏,墓道宽阔。墓门牌坊宏伟,上镌刻着孙中山所题“浩气长存”鎏金大字。墓塘建有碑亭,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七字隶书。碑亭顶盖刻石为钟,寓意“警钟长鸣”,墓后有纪功坊,坊额有章太炎手书“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篆字。纪功坊全用巨石砌筑,正反两面都可见七十二石,每石均刻有国民党海外支部献石字佯。整个纪念坊呈金字塔形,塔顶屹立着一尊高14米、一手高擎火炬、一手执法典的自由神像,造型壮伟异常。

列士陵园俗称“红花岗”,位于广州中山三路,是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士而修建的。

年12月,广州工人和革命军人在共产党领导下联合起义,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大革命失败后,大批起义者在红花岗就义。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这座陵园。

陵园正门,有周恩来手书“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金漆大字,门内墓道宽阔,夹道红花似海,松柏参云,壮丽肃穆。墓塘呈正圆形,顶部弧状隆起,护墙正面刻有朱德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封土上盖绿草,象征革命烈士万古长青。“红陵旭日”被列为羊城新八景之一。陵国内还有人工湖和纪念亭,上有董必武所题横匾“血祭轩辕”,东边还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以纪念起义中和起义后为中国革命献身的朝鲜、苏联友人。

·中山纪念堂·

这是一座特大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个座位的大厅中无一根立柱,成为中外建筑史上的杰作。

这座纪念堂是年兴建的,历时4年才落成。设计师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平县人,曾在德、美等国留学,毕业后在上海经营一家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该楼堂时年仅36岁。

中山纪念堂外观庄严瑰丽,堂内分上下两层,以青色大理石为护墙,粉黄色泰山石为贴面砖,紫红石柱,宝蓝色琉璃瓦面,正中立一个真金马赛克镶砌的大宝顶。大厅采用四个重檐歇山顶,拱托起中央的八角亭子,象一把张开的吊伞,十分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广州市东北角,面积约2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海拔米,号称“天南第一峰”。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该山“每当秋霁,有白云蓊郁而起,半壁皆素,故名曰‘白云’。”

白云山黄婆洞有石器时代遗址,乃史前文化古迹。秦代方士安期生,人称“千岁翁”,传说秦始皇东游时曾与其会见,他曾在此行医济世,采摘九节菖蒲,于蒲涧落岩飞升。山上原有蒲涧寺,就是为纪念这位方士而建的。

“蒲涧赚泉”乃宋代羊城八景之一。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是广州民间传说中的郑仙诞,俗称白云诞,也是为纪念这位方士而起的。

整个白云山风景区可分为三大部分:麓湖、山顶公园、山北景点。麓湖位于白云山南麓,是个人工湖。湖水清澈,山色苍翠。湖上亭台水谢,曲折回廊,十分典雅。环湖紫荆、玉兰,花草遍地,明艳怡人。山顶公园位于白云山中部,“天南第一峰”的牌坊即建于此。坊上联曰:“云开世外三千界;岩倚天南第一峰”。在此凭高纵目,景色旷远。东侧现筑有一条游廊,题称“白云晓望”。山上原有梅花林,林下为滴水岩。现在岩谷处建有全国最大的天然鸟笼——鸣春谷,宠中有珍奇鸟类40多种余只,宠区面积为1.25万平方米。鸣春谷内树木扶疏,芳草如茵,流泉瀑漏,因民间有九龙泉(一谓九童泉)的传说,故还塑有九龙太子雕像,神态栩栩如生。山上原有能仁寺,抗战期间已毁,现仅存玉虹池、虎跑泉和甘露井。现甘露茶座处即能仁寺故址。“虎跑泉”碑刻为清代罗岸先所书,“玉虹池”三字为光绪年间陈澧所题,岩壁的“虎”字,传说是清末黑旗军名将刘永福之墨迹。山北还建有双溪别墅和山庄旅舍,环境清幽,风景秀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山北景点有白云松涛、松涛别院、凌香馆、水月阁、明珠楼、松风轩等。其中“白云松涛”为新羊城八景之一。在山北公路林间的巨石上,有董必武题写的“白云松涛”四字,旁有“听涛”亭,每届重阳,区内山风籁籁,月湖粼粼之时,都有10万余人登高临胜,一睹白云风姿,数以万汁的青年男女在山上露宿,叫做“打地气”。据说,这样可使身体强健。又传说秦代方士安期生曾在白云蒲涧采到九节菖蒲,能治百病,久服长生不老。这九节直蒲夜来芳香四溢,有运气的人才能采到。人们夜间上山露宿,原是想碰一碰自己的运气。过去,人们是在农历七月二十四——传说中安期生的飞升日,到白云蒲涧沐浴的,近年才与重阳登高相结合,改在重阳节前一天晚上上山,以期霞举。更多的人则作为一项文体娱乐活动,交友、联谊,兼而有之。这一活动,近年发展势头很旺,已从传统民俗活动变为新的群众性的娱乐。

·罗岗“香雪”·

罗岗在广州北郊30多公里处,是一个狭长的盆地,号称“罗岗十八垌”,是广州著名的水果产区,尤以橙、梅、李为最。每年冬未春初,梅花、李花一齐开放,垌中一片雪白,广东人称之为“香雪”。届时,人们不惜驱车几十里,到罗岗赏雪。这“罗岗香雪”,还是古代羊城八景之一呢!

传说罗岗原本无梅,是一位姓钟的老伯冒着生命的危险从长江边上带来种植的,世代相传,如今罗岗的梅树已达成千上万亩,成为广州著名风景区。

罗岗的主要胜迹有玉岩书院及罗峰岗寺。玉岩书院为南宋进士钟玉岩所建,钟中举后官至参议中书省兼知政事,晚年居乡,嘉定十二年(0年)修建罗坑精舍,并在此讲学。他死后,他的儿子钟彰义塑其遗像供奉于此,改名玉岩书院。

罗峰寺建于明末清初,与玉岩书院联成一体,总体布局深邃曲折,古朴幽雅,寺内花草鱼池,回廊连贯,富于庭园雅趣。寺内收藏有历代名人墨迹。其中有宋代理学家朱熹手迹“忠孝廉节”,文天祥手书的绝句四首,郑板桥的春、夏、秋、冬四时画刻等。著名的清官海瑞亦留有一联:“石磴泉飞山欲静,洞门云掩昼多阴。”清代岭南大家张维屏亦有联曰:“行云流水见真性;明月清风来故人。”

罗峰寺东面有“东亭”,内立张之洞五言诗碑;亭前有“玉屏”、漱玉”等立石,石上古荔苍劲,已逾千年,稍前还有文昌庙。

罗岗垌古时尚属穷乡僻壤,离广州又有六七十里之遥,诸多名人墨客来此驻足,除了此地风光秀丽之外,与钟玉岩及其后人的交友密切相关。南宋名相崔与之曾与钟玉岩一起在罗坑精舍讲学,钟玉岩墓志铭便是崔与之亲笔撰写;钟玉岩的孙子钟汝贤与民族英雄文天祥同一科班,交往甚深,故此文氏在战乱中还特意到罗岗探访他,留下了许多名句。后人景仰先贤,故此名人云集。年朱德委员长游罗岗时即兴写下了一首诗:“罗岗山下罗岗祠,留有文山四首诗,忠心为国声名在,仪表堪称后世师”,也是出于这种心理。

·从化温泉·

从化县温泉镇位于广州北郊75公里处,原名“青龙头”,后因泉水温暖而得名。

这里群山叠翠,起伏连绵,清澈的流溪河,流贯其中。两岸荔枝繁茂,草坪青翠如茵。如今,园林宾馆掩映其间,有的依山而筑,有的浮水而立,青松翠竹环绕,小桥流水交错,格外清新幽雅。

从化温泉共有泉眼13处,平均水温达60度左右,属矽酸温泉,较普通水质为软,具有无色无味等优点,对治疗风湿关节炎、皮肤疾病、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炎等有明显疗效。此处为疗养胜地。

这里的著名景点有碧浪桥、滴翠亭、翠溪、天湖、百丈飞瀑等。百丈飞瀑旧称“百丈带”,屈大均《广东新语》有记载:“从化之北四十里,一泉自山巅飞下,分为两带,上下凡二级,曰百丈带。其深处汇为渊潭,不可测;浅者流离四出,引之可以浮觞。”远远看去,飞涛横溅,烟霞四起,气势雄伟壮观。现溪下建有飞涛电站。

温泉河边有热沙,是地热所致,还有黄蜡石,莹润细腻。河东有一石碑,刻有“温泉”二字,乃黄蜡石刻。

据传说,此温泉原是龙宫宝物,是一仙女送给青龙头村一位姓徐的采药老人的一只宝锅。此锅注泉自沸成药,解救了乡亲的不少苦难。后来官府闻知,派兵抢劫,徐老伯抱锅跳入龙宫,凿穿锅底,泻出百丈飞涛,把贪官污吏一伙冲到东洋大海去了。从此徐老伯留在龙宫,天天煮泉济世。这就是从化温泉的来历。这则古朴的神话,虽然不少虚幻色彩,却又给温泉增添了不少神秘的魅力。

·石门返照·

“石门返照”,是宋、元两代羊城八景之一,位于广州市西北15公里处,正当小北江与流溪河的汇合口。这里两岸群山对峙,石壁如门,日落之时,景物倒映江中,奇幻瑰丽,故此得名。又因晋代广州刺史吴隐之在此写下了一首《酌贪泉诗》,后又投沉香于浦,故此名声远播。

石门地处广州交通要津,从北方由水路入粤必经此地。这里又是古代统治者杀人的刑场,村内有一口古井,因血污染,无人敢饮。人们以讹传讹,说饮此井水者会顿生贪念,引来杀身之祸。故此井得名“贪泉”。

东晋元兴元年(年),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路经石门,不信“有泉一饮,贪心乃生”之邪说,大胆饮用此水,并赋诗一首,以诫后人。《酌贪泉诗》云:“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齐夷饮。终当不易心。”他在广州任职多年,为政清廉,离任时“装无余资”,后发现其妻刘氏的行李中有朋友送的一块沉香木,立即被他投于水中。于是后人称此水域为沉香浦。如今,井眼虽已废弃,但“贪泉”碑记仍在,旁有一古寺,供奉吴隐之的塑像。近年,附近还建起了环境优美的金沙滩度假村。

·莲花山·

莲花山在广州市郊番禺县东面20公里处,面临穿鼻洋,海面壮阔,石峰奇趣,状如莲花,故得名。

莲花山原为古代石料场,经年开采,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景点,如燕子岩、八仙岩,落莲洞天、南天门、白莲池等。有的陡峭如削,有的横空出世,或形成一线鸟道,或造就万丈深渊,奇伟壮丽,气势宏大。例如燕子岩,洞口高阔,一扇石壁,半掩如门,里面一湾深潭,上有石桥穿洞而过,后有巨石直立如笔,浑然一体,极尽水石之奇观。

莲花山上,莲花塔耸峙山巅,此乃明朝万历年间(年)举人李惟凤所建,塔高50米,八角九级。它与广州市郊的琶洲塔、赤岗塔,被称为“省会华表”。塔丁为莲花古城,建于清康熙三年(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此设置第二道防线,清水师在穿鼻洋与英舰七次交战,皆获全胜。咸丰四年(年)天地会起义,莲花山成了红中军的活动基地。最近,有关部门仿古重建莲花城,游人可在城头远眺珠江景色。此外还有莲花山度假村、跑马场、烧烤场等,吃、住、玩、乐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是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

·东方乐园·

东方乐园是近年兴建的广州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乐园,坐落于广州市北郊白云山脚下大金钟水库地段。

园中游乐项目多达53项,其中30余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如环轨飞车、太空漫游、高空列车、高空转轮、波浪水梯等,甚为刺激、惊险,又富于挑战性,最迎合青少年的口味;而六角迷官、儿童世界,则是孩子们的天下;环幕电影、民族文化村等,则老少咸宜。园内还建有中心舞台、艺术广场等许多表演场所,是举办大型娱乐活动的理想场地。从年以来,广东民间艺术欢乐节、旅游欢乐节等都在这里举行,每届都有几十万人参观,成为广州最大的、新型的民间节日。金钟小镇除博览各地工艺精品外,还可品尝各地风味小食。

此外,广州市内还有怀圣寺、石室、鲁迅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荔湾公园等许多名胜,郊区尚有南昆山、流溪森林公园等景点。

·历代羊城八景·

自宋代以来,广州历代都有“羊城八景”,从中可以看出广州历史的变迁和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变化。这些景点,历来是旅游者参观的热点,兹列于下。

宋代: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雾、珠江秋色、菊湖云影、蒲涧赚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

元代:扶胥浴日、石门返照、大通烟雨、蒲涧濂泉、粤台秋月、景泰僧归、白云晚望、灵州鳌负。

明代:粤秀松涛、穗石洞天、番山云气、药州春晓、琪琳苏并、珠江晴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

清代:粤秀连峰、琶州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禹山、镇海层楼、东海鱼珠、西樵云瀑、浮丘丹井。

当代:

1年评选:红陵旭日、珠海丹心、东湖春晓、白云松涛、罗岗香雪、鹅潭夜月、双桥烟雨、越秀远眺。

年评选:云山锦绣、珠水晴波、红陵旭日、黄花浩气、流花玉宇、越秀层楼、黄埔云樯、龙洞琪琳。

探秘遗址,感知历史:山海关与老龙头

最美大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探秘遗址,感知历史:湖湘的佛寺道观

寻古探今:太平天国轶事的金田村遗址

旅行青海:在藏文化包围中的蒙古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