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原则同意《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批复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新泰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年—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为至年,远景展望至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
市域规划范围:新泰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北至新泰行政边界,南至新汶森林公园南侧,西至光明水库、柴汶河、羊流河一线,东至外峪村、程家峪、柳子沟村、庄家庄村一线,包括新甫街道、新汶街道、小协镇、泉沟镇、翟镇全域,以及青云街道、龙廷镇、汶南镇、东都镇、岳家庄乡、刘杜镇的部分村庄,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东至济临高速铁路,南至泰新高速公路,西至翰林路,北至金斗水库-上庄,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职能及发展目标
城市性质:鲁中地区现代化工业强市,具有山水文化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国家级循环经济与新能源示范市,鲁中地区重要的综合物流节点,济南都市圈东南部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和健康养生示范基地,以和文化、齐鲁文化、杞文化为特色的公园城市。
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把握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支持沂蒙革命老区发展三大政策机遇,将新泰建设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典范性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鲁中地区现代化工业强市,以和文化、齐鲁文化、杞文化为特色的高品质山水宜居城市。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人口与城镇化率
规划近期年新泰市域常住人口万人,规划远期年新泰市域常住人口万人。
规划近期年新泰市域城镇化率65%,城镇常住人口91万人;规划远期年新泰市域城镇化率70%,城镇常住人口万人。
(二)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市域规划形成一主、二副、四轴、多节点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主是指新泰中心城区,由青云城区与新汶城区组成。
二副是指西羊果和楼禹两个副中心城镇。
四轴是指贯穿市域的两横两纵发展轴线,为东西向的泰新发展轴和泰沂发展轴,南北向的莱新发展轴和济新发展轴;四条发展轴线依托区域重要交通走廊,串接主要城镇,形成井字型骨架。
多节点为天宝、石莱、谷里、泉沟、刘杜、龙廷、汶南、放城、宫里、翟镇、岳家庄、小协十二个镇。
(三)三区划定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和空间发展适应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
1.生态空间
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滨湖、滨河、环山的重要生态屏障,新泰市生态空间面积.36平方公里。保护优先,原则上禁止任何与保护无关的城镇建设,可在保障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据相关规范,适当建设旅游服务设施。
2.农业空间
包括基本农田、一般农地区、一般林地区和村庄,新泰市农业空间面积.57平方公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升农用地综合效益,促进农村低效和空闲土地盘活利用。
3.城镇空间
包括中心城区和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用地,新泰市城镇空间面积.07平方公里。调整用地结构、优化用地布局、提高用地效率,积极引导城、镇、村、工矿等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向城镇开发边界内集中。
(四)三线划定
1.生态保护红线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落实山东省、泰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地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地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新泰市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23平方公里。在勘定红线边界基础上定界定桩,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结合《新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新泰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区面积.96平方公里。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规模底线,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耕地生态功能,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3.城镇开发边界
管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内面积.1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的城镇开发边界不得调整,小城镇的城镇开发边界对应的规模不可调整,但边界可在编制乡镇总体规划时局部调整。
五、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一)航空规划
规划逐步推进新泰军用机场的军民合用功能改建工作,作为大泰山景区旅游航空基地,大力发展低空飞行等旅游项目。
(二)市域铁路系统
客运铁路系统以高速铁路为主干,规划建设北至济南,经新泰南至临沂的济临高速铁路。货运铁路以普通铁路为主干,以铁路专用线为辅助,规划建设新沂铁路,电气化改造提升磁莱、东平、晋中南铁路,完善铁路专用线网建设。
(三)市域公路系统
1.高速公路
规划形成两横一纵高速公路网格局。两横为S31泰新高速及董范高速,一纵为京沪-京台高速。泰新高速公路(S31)联系泰安方向,在中心城区设1处出入口,接发展大道。董范高速公路联系范县方向,与泰新高速公路形成一处封闭式互通立交。京沪高速公路(G2)联系北京、上海方向,规划改建为单向下行四车道,并新建单向上行四车道复线,西线瑞山路设一处出口,东线在瑞山路设一处入口,并线后在青龙路设一处出入口。
2.国省县道
规划形成六横、八纵的国省县道干线公路网,实现新泰中心城区与周边重要城镇点均有国省县道干线联系。六横为莲花山路-龙蒙路、S(济临路)、四坡路-滨河大道-G、蒙馆路、G和S。八纵为新龙路、G、莲汶路-S(新枣路)、泉刘路、魏木路、牛石路、羊禹路、S(章新路)。
规划G经汶南和岳家庄南向绕城,向西联系楼禹。规划G向西改线至苇池路,向北联系莱芜,在柴汶河北侧接滨河大道向东联系临沂。规划S向北改线至北环路,接莲汶路向南联系临沂。规划国道、省道提升改造为一级公路,县乡道提升改造为二级公路。
六、城市规划区规划
(一)城市规划区用地规划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包括中心城区、乡镇、农村居民点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年,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33%。其中城市建设用地.83公顷,镇建设用地.27公顷,村庄建设用地.45公顷。其他专类建设用地(包括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8%。备用地.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0%。非建设用地.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29%。
(二)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
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类区域实施管制。城市规划区内禁建区面积.82平方公里,占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的46.64%;限建区面积.36平方公里,占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的37.83%;适建区面积97.82平方公里,占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的15.53%。
七、中心城区规划
(一)城市开发边界
城市开发边界东至济临高速铁路,南至泰新高速公路,西至翰林路,北至金斗水库-上庄,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各城市片区之间保留水域、生态绿地、现代农业园区等绿色开敞空间。
(二)城市空间结构
按照城乡一体、城景融合、组团布局的发展模式,新泰中心城区形成双核引领、五轴带动、两区融合、六组联动的城市空间结构。
1.双核引领
青云市级中心:位于府前大街、平阳路,依托旧城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商业服务设施,承担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
新汶市级中心:位于新矿路、孙村路,依托新矿集团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承担文化体育、教育培训、商业服务等功能。
2.五轴带动
三条城市发展主轴:青龙路发展轴、蒙馆路发展轴、发展大道发展轴。
两条城市发展次轴:榆山路发展轴、向阳路发展轴。
3.两区融合
青云城区是以品质山水文化为特色,滨湖发展的综合性城区,主要发展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旅游服务、养生养老、智能制造等功能,含青云、新甫、开发区和岙阳四个组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54平方公里。
新汶城区是以产业转型为特色的综合性城区,主要发展智能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功能,含新汶和东都两个组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
4.六组联动
按照组团城市模式,在青云、新汶两大城区打造六大组团,分别为青云组团、新甫组团、开发区组团、岙阳组团、新汶组团和东都组团。
(三)城市规模
规划近期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5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米以内;
规划远期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米以内。
(四)道路系统
与中心城区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协同规划,构建组团成网,外围放射的城区道路系统。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布局理念,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平均道路网密度提高到8千米/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城乡、可持续运作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需求变化,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通过建立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体系,有效保护新泰特色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三圣故里文化、徂徕道教文化、莲花山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深入挖掘新泰文化的价值,推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变,实现新泰文化的多元传承。
(七)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土壤环境保护,增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背景,以优化和提升新泰市山水资源品质为目标,以柴汶河综合治理工程为着力点和带动,实现全域生态治理。
(八)综合防灾规划
建立以各级应急避难场所为节点,救灾、疏散通道为网络的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综合防灾空间结构。
《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后公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