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珠江江畔约年的莲花塔、琶洲塔与赤岗塔(以下简称“三塔”),曾见证广州海贸“银钱堆满十三行”的繁荣之象。

本期广州“迹”忆邀您一起走进珠江边闪耀的海上丝路史迹——珠江三塔。

《珠江风貌》

见证广州海贸的航标塔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明清时期,广州曾历三次“一口通商”,成为官方认定的对外贸易中心。“锁二江”“束海口”的珠江三塔,也成为外商进入广州城的必经站点。外国商船跟随引水人溯江而上,在莲花塔、琶洲塔的指引下,一路来到广州城下黄埔古港;接着,外商换乘接驳船,在赤岗塔的导航下,直抵十三行。

《黄埔帆影》

外商亨特在《旧中国杂记》中,就曾描绘外国人沿水路入广州时,沿途看到三塔的情景:

“外国人溯江而上前往广州,过了虎门以后,往往会被沿途看到的几个高耸的宝塔所吸引……离广州最近的一座被外国人称为磨碟砂涌塔(即赤岗塔),得名自流过它所在的小丘下的一条珠江支流。另一座是黄埔塔(即琶洲塔)。还有一座塔在二道滩旁的山丘上(即莲花塔)。在城墙内的‘五层楼’上,尽管相隔30英里的距离,都能清楚地看到这个塔。”

三塔如三桅

风水塔是古代为提高当地文风,根据风水说法而兴建的塔。明清时期,风水塔的建造十分常见,不仅是当地观赏性与标志性的建筑,且具有文化传承及教化的作用。

珠江三塔皆属风水塔,且都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三塔的修建发起人,都是朝廷的高官要员或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士,他们倡议建起这三座塔,表面上祈求文运,但客观上起到航标的作用。风水家有流行的说法:雄踞珠江的三塔,象征着一只帆船的三桅,预示着粤地风调雨顺,万事如意。广州对外通商往来频繁,“三桅”是广州海上交通发达、广州人商业意识浓厚的体现。

三塔的建筑构造

见证广州时代变迁的三塔,建造年代相近,用途相同,在建筑风格上也有很多相似点。

琶洲塔

原名海鳌塔,位于今海珠区新港东路,临近黄埔古港。“琶洲砥柱”曾入选清代“羊城八景”。

琶洲塔平面为八角形,青砖楼阁式,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结构,塔身批白灰,塔角倚柱批朱红色,额枋批朱红色和黑色,额枋上以挑出六叠菱形砖牙叠涩出檐,腰檐顶出四叠菱形砖牙叠涩出平台。塔基为八角形,用红砂岩石砌筑,基角处砌有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

莲花塔

莲花塔,坐落在番禺莲花山上,临近珠江出海口,是从水路进入广州见到的第一座塔,又称“文禺塔”“狮子塔”“省会华表”等。

莲花塔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粉墙红柱,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各级以砖牙挑出瓦檐,平座,八面设门、窗或龛。平座狭窄,不便行走,另在塔壁内砌砖级,盘旋而上顶层。

赤岗塔

赤岗塔在今海珠区新港中路,位于琶洲塔的正北方向,与琶洲塔遥相呼应,两塔式样相仿。

赤岗塔为平面八角形,楼阁式青砖塔,内部结构为穿心壁绕平座式,塔身涂刷白色灰浆,转角涂刷朱红色倚柱,柱头涂刷朱红色额枋。塔基由红砂岩石砌筑,基面原为灰色砂岩铺砌,东面部分用花岗岩石补铺。首层塔门处石阶级至基面,塔基角均有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石像。

(图片来源于广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