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史料记载,广东汕尾咸茶的由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咸茶在陆丰民间称泡茶和泡菜茶,是陆丰旧时民间群众接待客人的菜品之一,更是伴随每个汕尾人成长的一道家常菜,它清香爽口,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风味,让人回味无穷。海丰毗连陆丰,一直习惯称为海陆丰。两地有许多习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就如各种吃茶习惯,海丰、汕尾日常喜吃咸茶,农历正月十三开始,海丰当地还有炒菜茶招呼亲朋好友的习俗,名曰“开灯茶”。现在吃菜茶也很普遍了,只是跟陆丰、陆河那边的吃法有所不同而已。陆丰、陆河两地有饭茶、油茶、擂茶等不同的吃法。“咸茶”在海陆丰地区出现的历史悠久,估计要有千年以上,已成为一种文化。围绕“咸茶”我们能解读到当地勤劳淳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民俗。
汕尾咸茶在海陆丰人心目中,茶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男女订婚要送茶,新娘过门三朝要送茶;同时,茶还是一种待客之道,亲朋好友或邻居串门时也有“泡咸茶”招待客人的习惯。海陆丰咸茶的制作叫擂咸茶,也叫泡茶。其工具是茶槌和牙缽,茶槌选用质坚的如拔仔树枝等做成,牙缽是内涩(起条状)外滑的阔咀陶器。擂茶时,把茶叶放进牙缽,待稍为润湿之后,便用茶槌把它擂成浆状,再加少许食盐冲入开水即成,十分简单。“茶泡”即是下茶的料,咸茶的品种根据“茶泡”的不同有油麻茶、花生茶、炒米茶、菜茶等。
“食咸茶”的讲究有很多。家庭妇女早起把咸茶制成后,不下任何料,盖严保温,供家人无时无地自饮止渴,叫“牙缽茶”。如果盛在碗里,撒上炒油麻或炒米或炒花生米,便成“油麻茶”、“炒米茶”和“花生茶”。若再加上熟饭、熟豆,则叫“饭茶”,这主要流行于客家山区。
咸茶,既作为经济又方便的民间美食,又是一种“聚人气”的载体咸茶,既作为经济又方便的民间美食,又是一种“聚人气”的载体,而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普遍喜爱。吃咸茶被妇女当为敬客的礼仪,客人一到,即捧上咸茶一碗、两碗、三碗、四碗……动手动脚,像打架一样,硬劝你放开肚子吃,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当地妇女们,在做完家务或劳动归来,吃上几碗咸茶,解渴又解乏。更多的是闲来无事,经常与邻里的阿婆阿婶,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边吃咸茶,边拉家常。并且轮着来,明天你到我家来,后天我到你家去,吃的就是热闹、快乐;忙的就是轮流做东,不亦乐乎。甚至彼此间有什么过节或误会,往往便会在大家的劝说和你推我让的敬茶中,消解其隔阂。
汕尾咸茶海陆丰咸茶还有“饭茶”、“苦刺心茶”等两种饮食形式。其中“饭茶”流行于公平镇以及陆河等客家居住的山区。其制法是:将茶叶、花生米、薄荷等陆续擂好冲上开水后,在碗上泡上焖熟的干饭,有的还加上煮熟的白米豆、乌豆等豆类及配料,放入炒米,即成“饭茶”。旧时作为早、午的常餐。“苦刺心茶”则以当地莲花山区出产的野生植物“苦丁”的鲜嫩芽心,放进牙钵,加入适量食盐擂成浆冲入滚水,加上花生米、炒米等佐料就可饮食。汕尾人吃咸茶的习俗,代代相传,由来已久。清代茹敦如《越言释》载:“江广间有擂茶,是羌盐煎茶遗制,有存古意。”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汉宗亦有诗云:“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她多少下芝麻。”写出了清代海陆丰吃咸茶的盛况和人间世俗情态。
汕尾咸茶薄荷早餐油茶汕尾潮汕特产擂茶芝麻炒米花生代餐冲饮粗粮淘宝¥38购买已下架广东汕尾的咸茶,清香爽口,是汕尾人念念不忘的味道海陆丰咸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叶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咸茶,是维系人们情感的桥梁。它,作为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既可以有利于增进邻里、亲友间的和睦关系,也体现了淳朴的民风,而历久不衰!如今,由于咸茶的方便和实用性,一些民间活动或当地旅游景点也把咸茶当作接待客人、拉近距离的特色点心了。远方的客人来到海陆丰,在品尝了酒店的生猛海鲜之后不妨在街边坐下来慢慢品尝一碗“咸茶”。物美价廉,且回味无穷。广东汕尾的咸茶,清香爽口,是汕尾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小伙伴们,你吃过广东汕尾的咸茶吗?
延伸·推荐
在广东汕尾,你品尝过陆河油茶吗?
汕尾特色小吃“马仔”味道浓郁,香甜可口,你吃过吗?
汕尾猪油糖,润滑爽口,柔软生香,带有猪油的芳香与独特的美味!
炎炎夏日,潮州人从小吃到大的草粿,是潮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炎炎夏日,广东汕尾的消暑小吃“狗毛膏”,你吃过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