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南方网即日起推出“感恩奋进这五年”系列报道,聚焦过去五年间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双区”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文化强省、法治广东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敬请垂注。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人民币12.6万亿元;25家企业进入世界强;铁路运营里程近2公里;“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蝉联全球第二位……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亲自见证《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经过近5年建设,5.6万平方公里、覆盖超万人口的粤港澳大湾区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加速迈进。

创新环境开放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一流湾区必须拥有一流的科创实力,粤港澳大湾区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大旗,加速迈向全球顶级科创湾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初步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全球顶尖科创实力。同时,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等重点区域为主阵地,布局建设了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此外,鹏城实验室加快发展,实现人工智能算力全球领先;广州实验室挂牌建设,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展现硬核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科创要素的共享和流通,对于构建粤港澳协同创新环境至关重要。大湾区内地城市广开创新资源之门,推动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面向港澳和全球开放共享。其中,东莞散裂中子源已经有3台谱仪完成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近项用户课题,其中港澳用户占比超过10%以上;10家广东省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运行良好,集聚众多国内外院士科学家以及港澳科研机构;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落地实施,省、市科研项目财政资金跨境拨付超3亿元,惠及十余所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

经过多年深度融合发展,大湾区已探索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等港澳重大科研成果在珠三角顺利转化落地,在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制度规则开放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进一步紧密粤港澳三地合作,“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图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图片来源:前海管理局

商通则业兴,业兴则人和。广东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广东在CEPA框架下对港澳实施更短的负面清单,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港澳企业在法律、会计、建筑等领域在内地投资营商享受国民待遇。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办结。此外,广东推动制定首批“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等23个领域70项标准。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果需要资金活水灌溉,广东携手港澳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深港通”、债券“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措施落地实施,人民币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香港、澳门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开立内地银行个人账户超18万户,拓展银联港澳版“云闪付”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