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洪笳荣通讯员肖耀光

谁曾想到,目前占地1.2万平方米,花种繁多、四季常开的莲花山莲花村花海,之前曾经是堆放杂物垃圾、乱占乱建的地方。

去年12月初,省委书记李希在莲花村调研,有感而发,把这片花海命名为“幸福之门”。现在,“幸福之门”正在打造一个婚纱摄影基地,引来无数新人、游客拍照。

脏乱差美丽蝶变成为“幸福之门”,是海丰县党委、政府致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取得实效的一个明证。

发力美丽乡村收获经济效益

近年来,海丰县委县政府按照党中央和省委“1+1+9”、市委“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当好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排头兵。年在全市经济社会重点工作亮牌考核中总成绩名列县(市、区)第一。特别是在推进乡村振兴上,突出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创建了附城新山、联安坡平“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形成“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格局;全域建成干净整洁村,创建美丽宜居村89个、特色精品村35个,涌现出新山村、温厝村、坡平村等一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宜居乡村。

海城镇温厝村新貌。汕尾日报通讯员曾国明施燕锋摄

尤其是去年以来,该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示范带“八大美丽”建设要求,立足独特丰富的红色资源、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地处融湾前沿等禀赋优势,高标准建设了“湾区红色文化体验示范带”和“湾区生态康养休闲示范带”,以点带面、以片示范,推动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今年第一季度,两条示范带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2亿元,带动沿线各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比增10倍以上,群众人均增收元、比增50%以上,实现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的转变。

示范带红绿并行缔造勃发生机

以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的“红”和莲花山脉蜿蜒穿行与分枝驻足的“绿”打造的“湾区红色文化体验示范带”和“湾区生态康养休闲示范带”,为海丰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动力,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新山村革命纪念馆游客如潮。汕尾日报记者洪笳荣通讯员肖耀光摄

乡村振兴示范“红带”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以红色文化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生态休闲体验为特色,依托县城附城镇、城东镇部分红色村、特色精品村,红宫红场、彭湃故居等革命遗址,以及红色文化街等设施,着力打造全国重点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全省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精品线路标杆。示范带全长23.3公里,覆盖8个行政村1个社区、4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4.5万人;培育发展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产品“油占米”和红色旅游两大特色产业。

游客观光留影,尽享美丽乡村风光。汕尾日报记者洪笳荣通讯员肖耀光摄

乡村振兴示范“绿带”全长20.5公里,以莲花大道为主轴,环山绿道、观光栈道为牵引,串联覆盖5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受益人口3.5万人。整个示范带以“生态康养”为核心理念,突出“乡村旅游+禅茶体验+森林康养+山野休闲”四个专题,沿线规划建设景区景点多达26处,着力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旅游和禅茶康养乡村旅游综合体首选目的地及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由海丰县城驱车从汕尾大道往附城镇新山村,必经之处的丽江公园被誉为海丰县城“南大门”,也是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一个点。公园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总投资近0万元,是集红色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休憩游玩场所,也是海丰古八景之一“丽江夜色”所在地。

大道右侧是海丰县通过成片统一改造外立面后的乡村面貌。左侧则是“湾区红色文化体验示范带”重点打造的鹿境片区。该片区全省首批“红色村”——新山村为核心村,串联新东、新南、新北、池口4个村。新山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涌现了吕培其一门七英烈等广为传颂的壮烈事迹,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18位。近年来,新山村以省定贫困村“两个示范”创建工程和“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抓手,创新推行“三明三定”党建工作法,引领推动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在全市乃至全省打造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并得到了省委书记李希等省领导及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年,新山村被列为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现场会参观点;年,荣获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称号;年,在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PK中取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简称“绿带”的湾区生态康养休闲示范带起于海城镇莲花山顾莲峙村,第二站则为莲花村。去年,省委书记李希在莲花村调研时,称赞这里是“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莲花村坐落于“粤东沿海第一高峰”莲花山脚下,是湾区生态休闲康养示范带核心区。近年来,该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累计投入近2亿元,先后完成民居外立面统一改造、雨污分流、室外给排水、景观绿化、道路硬底化,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史馆、文化礼堂和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了党建文化广场、古树公园、茶艺体验街、环山绿道、山野栈道、观景平台、莲花廊桥等景点,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又一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产业“四子工程”催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增10.3%

茶农采茶忙。汕尾日报记者洪笳荣通讯员林绿州摄

乡村振兴的一大指向是实现村民富足。为此,海丰依托背倚莲花山脉,面临南海,三面环山,中部为连片平原,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生态优越,物产丰饶的优势,大力实施湾区果盘子、米袋子、菜篮子、茶罐子“四子工程”,成功打造了40万亩油占米、25万亩优质蔬菜、12万亩水果、3万亩茶叶、万头(只)畜禽农业产业基地,并通过龙头带动,使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奔康。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6.1亿元,比增5.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比增10.3%,两项指标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

现该县已建成蔬菜、油占米、茶叶三个产业园。有农业龙头企业85家,其中都市型现代精品农业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拥有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省级“名特优新”农产品25个、名牌产品13个,无公害产品57个。海丰三产比例第一产业占了18.9%,与全省均值的4%拉出一大段距离。

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激增与该县做强做大海丰油占米、莲花山茶、虎噉金针菜等特色农产品大有关系。

据专家介绍,海丰土壤有机质多,富含适量的咸度,是种植油占米得天独厚的宝地。经多年选育,油占米种植品种主要以“象牙香占”、“美香占”以及传统品种“新南银粘”等为主,良种覆盖率达到96%,平均亩产量达到公斤以上,形成了以优质品种为主线、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植结构。去年,海丰油占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并列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目前,全县油占米年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量16万吨,产品供不应求,售价高于普通大米1倍以上。

今年刚刚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认证的莲花山茶主要特点为“金黄汤、密栗香”,目前形成以莲花山为核心的茶叶产业带,全县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年产量6吨,年产值10.6亿元。产品销往汕尾及周边县、珠三角地区、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

同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虎噉金针菜品质独特。锌含量比同类产品高%,蛋白质高35%,维生素C高%。虎噉金针菜营养极为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不但外观好,而且品质靓、口感好,香脆不带酸,具有健胃消食、养心解忧等功效,产品供不应求。

该县还积极探索、尝试高效益“舶来”农产品如咖啡、甜叶菊等在海丰大地落地生根,并将其作为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具体实践。其中引进台商投资的威元佳果树种养公司的咖啡已种植多亩,正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本文来源:汕尾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