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流云舒卷,百花争宠

为不负这浓浓春色

微游君整理了临夏境内

几处打卡的宝藏地

春天自驾正好

愿你拥有一个明媚的春天~

临夏市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

黄河上游,距省会兰州公里,

有着“依藏面兰”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

区位优势明显,

商贸物流活跃,

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

素有“茶马互市”、

西部“旱码头”和

“河湟雄镇”之称。

/八坊十三巷/

这里不是江南古镇,却有它的灵气;这里不是成都宽窄巷,却有它的韵味…这里有着浓浓的乡愁,勃勃的生机…这里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临夏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位于临夏市八坊街道,是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不搬迁原住居民的前提下,将八坊十三巷打造为一条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美食体验、院落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休闲聚落与文化旅游街巷。景区内分布着铜壶、砖雕、木雕、蛋雕、泥塑、雕刻葫芦等非遗文化。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入选“中国最美少数民族村落”、荣登“新甘肃十大必去景区”、“甘肃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榜首,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一批旅游休闲街区,年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砖墙黛瓦,青砖雕花,古朴的照壁,古香古色的门廊院落,青砖灰瓦的街道,令人叹为观止的砖雕、铜雕、蛋雕,如今的八坊十三巷,已成为临夏市旅游的新靓点、河州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八坊民居多以四面合围、对称封闭式的小型四合院为特征。一般百姓居民多居住小独院,有四合、三合、二合式的,只有少数富裕人家还建有偏院、车马院或一进数院式。

在远去的马蹄声中,老街巷的故事依然被津津乐道。紧闭的木门,窗棂上雕着暗花,牡丹花香弥漫在空气里,让人美了眼,醉了心。

漫步在八坊十三巷中,一幢接一幢的建筑,犹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置身其中,细细欣赏,方能领略其雅致。

/红园/

以真实山水为蓝本,融入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红园整体布局的一大特色。廊亭为骨,水为脉,花木是毛发,建筑是眉眼,红园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有意境的活泼的存在。

走进红园,朱门红墙,一草一木,处处都可遇见绝美的中国色。有的存于建筑,有的来于自然万物。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一同构筑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美景,含蓄和张扬交融,美得令人惊叹!

红园的整体构造尽显着建筑物的大气磅礴与细腻存在——窗棂、亭台、倒影、楼榭、朦胧灯火、婆娑树影,这些主观化的影像,洋溢着红园的园林之魂。在敏锐视角的带领下,似乎让每个人感到——红园,此刻只属于我自己。

在临夏,红园不只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集萃和象征,更是一种将文化和生活交融后的日常生态。在这里,精雅的园林生活与舒适宜人的小城生活互为滋养,成就了中国文化中颇具东方情韵的景观。如此,即是红园幽静之美的精髓。

临夏县

临夏县地处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居住着汉、回、东乡、藏等9个民族。

文化历史遗址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关滩沟/

关滩沟风景区地处临夏县西南部麻尼寺沟境内,面积平方公里,在这里不仅可以和动物和谐共处,而且能够置身于大自然当中,寄情山水,让身心放松。

老鸦关河哗哗地流淌着,这是大地送来的山泉水,掬一捧水喝下去,凉爽、甜美。河滩上铺着绿茵茵的天然地毯,仰望蓝蓝的天,俯看五彩缤纷的花,大自然的美就在眼前,令人陶醉。

在这里听着山涧流水,品着山泉清茶,望着鹿母子依依顾盼,听着大自然的天籁,似乎让自己融化到自然之中。在这难得的纯洁的草地上,人迹罕至,没有任何污染,享受悠然而静谧的美。

/五山池/

沿着关滩沟继续向上,是被誉为临夏地区“珠穆朗玛”的五山池景区。五山池地处海拔多米的达里加山群峰之间,为一潭海拔米直径约米的圆形湖泊,因周围五峰耸立而得名。

五山池在群峰之间,五座陡峭的石峰如五把利剑直冲云霄,宛如斧削,周围山路崎岖,山下灌木丛生,野草旺盛。池水清澈透明,深幽如兰,紧紧依偎的五座山峰倒映其中,水天一色。池水四周,形态各异的怪石蜿蜒横陈,像金钢一样守护着众山之王的女儿。

五山池冬季冰雪覆盖,夏日云雾缭绕。镶嵌于五峰之间的一泓碧水,似明镜,如寒玉,与怪石嶙峋的皑皑雪峰相映成趣,傲然俯视着黄土高原的千山万壑,成为周围地区汉、回、藏等各族人民神往的净地。

永靖县

永靖县位于黄河上游,

甘肃省中部西南,

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

永靖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之一,

境内公路、水路、铁路齐全。

特别是兰永一级公路,

也叫沿黄快速通道,它全长48.25公里,

是兰州市南滨河路的延伸段,

也是兰州一小时都市经济圈交通要道,

一路行来,风景特别秀美。

/炳灵寺/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40公里处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正式建立于东晋十六国的西秦建弘元年(年),历经北魏、北周、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扩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炳灵寺石窟初名唐述窟、灵岩寺,今“炳灵”二字来源于藏语,意为“十万弥勒佛洲”。

石窟所在的小积石山为白垩纪沉积红砂岩,裸露在外的岩体在风蚀、水蚀作用下,形成了层峦叠嶂、壮观秀美的炳灵石林丹霞地貌。大寺沟是小积石山主河道之一,沟两侧危峰对峙,黄河从中流过,构成“两山夹一河”的独特地貌。

这种清静幽僻、相对独立的空间,恰好与佛教早期“山岩空谷间,坐禅而念定”的选址特征相符,也因此形成了丝路文明与黄河文化相交汇的人文自然奇观。

炳灵寺石窟由上寺、下寺、洞沟等部分组成,以下寺最为壮观。现今存有窟龛个,共计石雕造像身,泥塑82身,汉、藏两种风格的壁画平方米,佛塔56座。各类佛龛、石雕、石胎泥塑等造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风格各异,形神兼备,壁画技法继承了唐宋传统,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被称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

/魏家坡/

魏家坡位于永靖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南临刘家峡水库,毗邻炳灵湖,沿岸分布有白塔寺、坷坨古烽火台、向阳码头、古城隍庙等众多的旅游景点,是绝佳的观光休闲胜地。

这里山水相连,水天一色,河边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岸边纸鸢飞舞,泛舟明镜般的水面之上,陶醉在风光秀丽的美景之中。

在这里,黄河一改往日景象,蔚蓝的湖面与远山构成一幅美丽画面,似一颗“高原明珠”被称为“甘肃的洱海”。

和政县

和政古称宁河,历史悠久,

以众多的生态自然景观、

独特的古动物化石资源

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被誉为

“陇上绿色明珠”

“古动物化石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

县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玉凿天成。

/松鸣岩/

松鸣岩国家旅游景区,位于和政县城南23公里处的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太子山逶迤相连,小峡河奔腾于峡谷之间,青峰接云,古松参天,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流水潺潺;每当山风劲吹,松鸣石壁,似千军万马奔腾于峡谷之中,经久不息,松涛声震荡峡谷,故名“松鸣岩”。

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是临夏州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的古松千奇百怪,各具风姿,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似掠鹰腾起。景区内云杉、冷杉、马尾松遍布山野,古树参天,四季苍翠,故有“须弥翠色”之景名,列“宁河八景”之首。

丰富的植物资源使景区四季变化分明,景观丰富多彩。因此,松鸣岩又有了“绿色植物王国”之美称。

/法台山/

法台山国家级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和政县松鸣镇,距省城兰州公里,州府临夏市45公里,是甘肃省唯一集冬春冰雪运动、夏秋避暑度假为一体、四季皆宜的休闲度假胜地,也是中国西部最具体验价值的综合型旅游风景区。

万千风光在这里汇聚,森林、雪山、湖泊、云海、草原等应有尽有,像是这美丽世界的微型缩影。还有惊人的美景、网红挑战项目,总是让人在踏遍千山万水后却独独对它上瘾。

走进法台山,不仅是迷人的夜景,白天更是色彩斑斓。与玻璃栈桥遥相呼应的是桥下依靠声音喷发的喊泉,而荡漾在高空的不止是缆车,还有惊叫连连的高空秋千,最酷的玻璃滑道更是让人意犹未尽,天然氧吧中的童话故事竟然如此刺激。

康乐县

康乐县,

位于甘肃省中南部,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端,

东临临洮县、

南接渭源县和临潭县、

西靠和政县、北连广河县。

历史上素有“胭脂三川米粮川”之美称,

是回、汉、藏“茶马互市”。

/莲花山/

在康乐,有一朵“盛开的莲花”。她就是被藏传佛教和道教奉为“圣山”的莲花山。莲花山古称“西崆峒”,是道教五大洞天之一,因广成子在此修道成仙而声名远扬,藏族又因莲花生大师来此而叫白玛山,意为莲花山。

莲花山是石山。石,造就了莲花山峰奇壮丽的品格;树,给莲花山长足了精神。莲花山的云有时静若处女,随微风在山间飘来飘去;有时散若飞絮,盈壑填谷,时浓时淡,慢慢升腾;有时动若蛟龙,瞬息万变。

至今,这里依然保持着她最原始的容貌。灵山秀水之间,无数苍松翠柏、藤条芝草,庙宇亭廊点缀其中。身在山中,让人有一种进入仙境、突然顿悟的感觉!

/竹子沟/

竹子沟,位于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距康乐县城24公里。这里背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子山,海拔多米,地形地貌独特。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草山覆盖率达95%,是拥抱自然的绝佳胜地。

踏入这里,便被绿色的世界所包围,这里绿茵如毯,各色无名的花儿盛开其间,广阔的草地上牛羊成群,茂林间云雾缭绕,山坡上骏马奔驰,小溪流水潺.....蓝天白云、绿草牛羊、流水人家,人与自然在此完美融合,徒步于青山绿水间,仰望皑皑雪山,感受自然的无穷魅力。

来到竹子沟,清新的空气洒满广阔无垠的大地,感受这心旷神怡的自然之美,便会情不自禁地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生活的压力与琐碎的烦心之事一扫而空,将歌声放飞在山野之中,把快乐播撒在草地中。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这座被时光眷顾的城市里

一定有你想遇到的春意!

还等什么,

来临夏,共赏这斑斓春色!

文字

徐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