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地理
为什么要建设莲花湾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对原“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城市发展战略“十字方针”进行优化提升,提出以珠江为脉络,立足北部山林、中部都会、南部滨海自然地理禀赋,优化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
番禺有万常住人口,因为就业岗位少,每天大量的居民通过地铁2、3、4、18号线奔波至海珠、越秀、天河工作,职住分离是睡城番禺心中的痛。
为了导入产业,广州市年初拿出近半个番禺区,全新规划平方公里(陆域平方公里)的莲花湾战略发展片区,也就是番禺东部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
莲花湾现状人口6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7万人,人口密度低带来了城市分工上的巨大缺陷。无论新造镇、化龙镇、石碁镇、石楼镇,现在听起来还是农村,现场观察与10年前并无大差异。
当时,广州市发布《莲花湾片区战略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采购需求》,希望通过规划,推动民营资金和国有资本在此打造广州南部战略性空间节点,面向年,打开广州融入湾区的发展空间格局。
之前十几年,广州努力发展南沙,地铁4号线、18号线都已经把南沙区和中心城区连接在一起,南沙的学校、医院、公园等配套建设也可以说是优秀。
而中间地带的莲花湾,地理位置优越,是链接广州南北发展的战略支点,本来可以承接大学城科研成果转化,可以缝合珠江口两岸,但这样的重要节点,产业、交通、生态和医疗教育配套还很落后,价值劣势明显,亚运城也艰难运作中。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袁奇峰作为规划专家,对此早有论断:广佛同城之后,应加快穗莞一体,应尽快启动“狮子洋战略”。
如果广州市政府能强化粤港澳合作,刻意集聚产业、资金、人才于此,可以加强与佛山、珠海、中山联通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
莲花湾需要四大通道吸纳资源
1、莲花山过江通道,起于番禺区化龙镇,位于珠江黄埔大桥和虎门二桥之间的跨江隧道,向东跨越狮子洋,经东莞市麻涌镇,终于东莞市望牛墩镇,全长24.5公里,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公里。拖延到今天没有动工。
2、广中珠澳高铁,起于广州北站,经白云机场、黄埔新客站、莲花山、庆盛、南沙站、中山站、中山南站到珠海横琴,设计时速公里,是澳门、珠海、中山、南沙、番禺北上的大通道。目前规划于年12月左右启动横琴-珠海鹤洲枢纽这段建设,而鹤洲-广州北站段可能还要拖延几年。
3、佛莞城际,设计时速公里,是珠三角中部横向大通道,东接亚洲最大客流量的广州南站,西连1万常住人口的东莞。按照广州地铁集团规划,接管佛肇城际、广佛南环、佛莞城际、莞惠城际之后,四条线大约年12月实现贯通运营,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首次形成横贯线,莲花湾将受益匪浅。
4、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设计时速公里,起于琶洲枢纽,经过大学城、化龙、莲花站,向东贯通穗深城际到长安、宝安机场、前海、皇岗口岸。是莲花湾北往海珠、天河、白云,南往东莞、深圳、香港的大通道,乐观预估是年底开通运营。
搞好这些,才是番禺与周边地区争夺优质产业的时候。否则,相比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佛山三龙湾科技,莲花湾毫无优势。
黄金内湾中的番禺站位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提升一体化水平,着力打造环珠江口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从短期看,番禺莲花湾需要尊重生态本底,保护一定的农业用地、公园用地。利用临山入海、北围南涌的生态格局,从珠江沿岸、创新城、莲花山、海鸥岛点状布局农工商产业,串联化龙工业智能服务区、未来技术实践区、石碁智能制造区等创新聚落,重塑空间结构。
至于沙湾古镇、紫坭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还是保护为主,可以少量建设民宿、景点等设施。
从中远期看,交通提升后,化龙具备布置超大型工业的潜力,需要前瞻谋划土地整备工作。番禺要在智能制造大发展中,占住一席之地。
番禺渔业养殖面积6万余亩,年产鱼苗超6亿尾,总产量达16万吨,年渔业总产值45.09亿元。其中,海鸥岛可以做大做强渔业。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广州市番禺区渔港经济区近期揭牌成立。
年7月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工作团队进驻海鸥岛,发起成立番禺区国家级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现代水产养殖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建设工作,打造华南地区集现代水产高级人才培养、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旅游美食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示范高地,将海鸥岛打造成为“渔业宝岛”。
此地距广州大学城20分钟车程,华南科教新资源例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已开设海洋学院或海洋学系,可以为高质量建设渔港经济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另外,番禺区正在规划的水产期货交易、论坛、会展、游轮码头等高端业态,需要脚踏实地执行。
摆脱睡城印象,番禺要有所作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