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业长
虎年春早。雨水过后,气温就一路飙升。出了正月,绿化带中有些木本花卉已经含苞欲放了。有句话叫“不负春色。”上年纪的人,本就静多动少,加之宅家防疫时久,自感郁闷。不免意欲融入山野,享受大自然。恰好居所不受封控,便趁晴朗天气,一路西去。途中,瞥见杨柳梢头,呈现青绿,已给春天图画铺上了底色。
漫步嵩山脚下的环山路,举目西望,杏林花海。树冠突突,似云朵,又似滚滚浪花,扑向山崖。便觉得,似乎整个山野都在汹涌着春意。
循环山旅游路而起伏转弯,一会儿就来到了清微宫。此为唐谏议大夫李渤早年隐居读书之所。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原貌不可能保留。现有的几座砖木瓦屋,普普通通。其主房山墙还用几根木杆斜顶着。若非历史名人的渊源,几乎难让人视其为名胜景点。面对古迹,不胜沧桑之感,不禁心生叹惋!倒是宫旁的几株桃树,积苞欲堆,浓艳眩目,瞬息即要怒放,展示出了勃勃生机,给李大夫读书草堂辉映出几许光亮。
别了宫门,向南复又折西,徜徉于环山道并时而两侧,漫赏着少室山色。
作为登封石道人,对嵩山少室山绝不陌生,几乎天天看见它。小时候,跟大人称它御寨山,此名源于金宣宗于山顶屯兵扎寨。还称它九顶莲花山,说是汝州人看此山像莲花。后来知道,称少室山,是源于禹妻少姨。唯有称其莲花山,似乎在登封不敢奢望看到。于是,我便一直以悬而信之的态度,久存于心了。然而,事有不期然而然之。前二年在城西高速路上,意外地发现了它。后虽几曾留意,果真似莲。但毕竟是车上的走马观花,既未及细察,又未及多想。
置身于黄岭前,是观赏莲花山的最佳地段。
众所周知,少室山主体是抜地冲天,壁立千仞,群峰交错,破云独立。两边山梁,贴附胯下于左右。放眼观去,几乎整个主体山,真的像朵大莲花。九个山峰,呈扇面形有序展开,各为一朵花瓣。于这“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节,花瓣之间的边缘线条,都非常清晰。特别是每个花瓣顶部两条弧线的交汇,使每个花瓣都显得尖尖的,十分传神。还由于山峰的叠加,恰恰形成了整体莲朵的层次及立体感。真是神工天造,奥妙莫名,有着人工无法企及的自然神韵。
仰望着如莲的山容,不禁阵阵冥思。莲花,历来为文人所尊崇,被誉为君子之花。宋代大儒周文公,在“爱莲说”中赞其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以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给莲花赋予了高尚尊贵的品格。它又是圣洁之花。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手中常拈一支莲花,颇具寓意而耐人寻味。见汝州风穴寺简介称,该寺居少室山南麓。熟悉地理者不难猜知,莫不是为与莲花山扯上关系?道教八仙中的荷仙姑,手执莲花罩以为法噐。不妨想象,莫非她就是此山的化身?由于修行功夫深厚,而化为了荷花仙子。荷仙挤身于八仙,彰显了女子的能力、权利和地位。由此可推断,莲花还可为女权之花。还有神像下的莲花宝座,充分显示出莲花的洁净绝尘之性。不仅三教,而且百姓,女孩取名叫“莲"者,何止千千万?所以,它更可称为,对一切美好的寄托之花。可以说,莲花的品格,在民族文化中,何逊梅兰竹菊四君子?简直是超乎其上而无不及!
冥想之中,不觉来到了岺端。俯仰清微宫、清凉寺、雨风庵、三皇寨、莲花寺等宗教圣地,尽为九顶莲花山统揽于胸。不难推想,是博大精深的三教文化,赋予了该山以思想灵魂。山有魂,莲更有魂。魂而滋润于人。看游人络绎往来,抑或可为“润物细无声”也。随视线的由髙而低,欣然观水。除了闪闪流淌而曲折交汇的条条涧溪,更有光亮如鉴的个个人工湖。下来岺头,漫步湖岸,柳丝婀娜,似有烟波浩渺之象。放眼湖面,水光空阔,顿有江南水乡之感。便油然联系到黄庭坚诗句“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此地山水无愧上句,正嫌下句内容,此地空缺。忽见莲花山倒影于湖中,灵感顿生,仙山莲花之倒影,比真莲芰菏更神奇,更具联想意味。感谢天降意象而更富有诗意。虽说无“栏”,却有成行岸柳。意象-借替,反而拓宽了意境。妙想之中,见水鸟旋飞湖面。遂想到平日里,此地何尝缺少“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之意境。
不知不觉,我便沉醉于诗意中。只感到,这少室山水就如同江南景色,而胜于江南。因为这里独有着山形之莲花。
归途徐行中,顺便眺望,见菜花片片金黄,与麦田相间成趣,犹如碧玉镶金,展示着春色的分外美好。环望诸山,似乎山也动情。东边的望岳和西边的当阳,犹如少室山张开的双臂,正要拥抱这大好春光。顾盼莲朵,被若有若无之轻云缭绕,给少室平添了几分神秘。已经快到家了,心头依然萦绕着山之莲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