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旅游报」
美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广东人则尤为讲究。提起粤菜,人们想起的多是顺德和潮汕,但岭南老饕往往朝着广州番禺而去,尝一口地道的广府菜,品味根植在文化沃土和时代流转中的城市故事。
早晨清脆的鸟啼声响起,番禺宾馆热闹起来了。古色古香的亭台里、假山锦鲤池塘旁,年长的祖辈带着儿孙玩耍嬉戏;连廊曲径通幽的另一头,茶楼里人声鼎沸,人们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以丰盛而悠闲的“叹早茶”打开一天的味蕾。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在简单的粥、粉、面、饭之间,番禺人的生活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四时八节不鲜不食
“有山可茶,有水可渔,有草可牧,有田可谷”的番禺,这一座千年鱼米之乡藏身于珠江三角洲腹地,自古物阜民丰,沙湾姜埋奶驰名粤港澳,番禺莲藕誉满珠三角,糖蔗、马蹄、慈菇等皆是广东省名优特产;山河湖海汇聚于此,绵长而优美的江河岸线孕育出无数美味,咸淡水交界处的鱼虾蟹类尤为肥美。
早在多年前,番禺的煎焗禾花雀、绿豆酿莲藕便已扬名。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发酵,时至今日,番禺依然保存着岭南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将选料广泛、不鲜不食的风格延续。
味,在时间中沉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时而作,应季而食,番禺人对应季食物的追求总是孜孜不倦,刁钻又接地气。清明前后,南风起,螃蜞出。时令当下,螃蜞卵是春天番禺人餐桌上独一味的好菜色;秋天,历经了数月阳光和北风的洗礼,一串串油脂丰满的腊肠晾晒脱水,腌渍入味,成为番禺人厨房里百搭的经典配菜。
岭南气候湿热,每逢果季便是盆满钵满。荔枝、菠萝、蜜柚……无论凉拌还是小炒,清香的果味都能让菜肴别有一番滋味。荔枝丰年,番禺宾馆的一席红云宴颇为诱人。十二道菜肴皆以荔枝入馔,与常见的鸡、鱼等食材搭配,酸甜可口,荔香诱人,远望神似红云一片,是当地食客争相品尝的当季菜肴。
味,在舌尖上鲜活。人们常笑称,番禺人过于“腌尖”(挑剔)。这种挑剔不仅体现在对食材的选择,更在于如何体会食物的鲜味。在“万物皆可粥”的粤菜中,猪杂粥引无数食客专程探访。散落在乡镇里的诸多屠宰场是番禺猪杂粥的保“鲜”要诀,人们将粥店开设在屠宰场附近,力图第一时间将猪杂新鲜取回,煲成绵密可口的猪杂粥。每至夜晚11点,食客便会赶赴粥店,与老板一同等待零时到来的新鲜食材,加以挑选,对原汁原味很是坚持,番禺猪杂粥也声名鹊起。
味,在岁月中传承。春节的煎堆、清明的烤乳猪、中秋的月饼……对番禺人而言,节庆就是特定时间的味道记忆,在传统仪式的场景里,朴实的地方美食带着浓厚的乡味迎面扑来。番禺河网众多,端午龙舟竞赛在民间经久不衰,“龙船饭”的场面则更是热闹。如在这时走进各大食肆,门口小桌便会摆满各式各样的粽子礼盒,浓郁的节日气氛漫溢而出。每年端午,番禺宾馆个大料足的大咸肉粽是市民欢喜的应节美食,猪肉、冬菇、虾仁等食材与香软的糯米融为一体,十分诱人;富豪山庄更推出番禺特色粽,本土时令美食与传统文化元素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对于在外的游子,回乡看一看赛龙舟,尝一尝家乡的味道,便是地道的端午。
番禺宾馆经理叶惠清表示,“一家人过节聚在一起,吃一点应节的食品,是番禺人的家庭传统。过年时候煎堆、发糕寓意金银满屋、步步高升,中秋月饼寓意团团圆圆。我们已经陪伴番禺人度过了40多个中秋节。起初,我们做的是传统的广式月饼,之后迎合年轻人口味又推出了酥皮迷你月饼和流心月饼,每年月饼销售金额可达千万元。人们常说,想吃月饼的时候就会想起番禺宾馆。一些食客更特意打包寄给外地朋友,让他们也尝尝‘番禺味道’。”
以美食为线索勾勒人与城市的关系,成了游客认识番禺美食背后的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路径,一个讲究又不讲究的番禺便呈现在人们面前。
识饮识食人生积极
勤劳的番禺人民造就了这一“美食天堂”,成就了“食在广州,味在番禺”这一美誉。他们务实,不拘材料,只凭味道说话;不拘吃的形式,小摊档也是“食在番禺”的神髓。传统的饮食文化渗透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番禺人对生活的哲思。
番禺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多是寻常食材,经过炮制便形成了独特的味道:吃不完的蔬菜腌制成咸菜,猪肉风干做腊味,黄豆酿造成酱油,或一菜多食,一条小小的土鲮鱼可以变出爬金山、市桥白卖等十几个菜式。这是番禺人在农耕历史中结成的饮食智慧,反映了知悭识俭、持家有道的品德。
番禺民俗专家屈九曾表示,番禺饮食文化一脉相承,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他们用美食讲述着人生百味。
小小的番禺宾馆集岭南园林建筑、老手艺和古早味美食等“最”番禺元素于一体,是承载着番禺美食文化发展的缩影。光皮乳猪是番禺烧腊的代表作,更是番禺宾馆传统、招牌的菜式。摒弃了方便控制火候的气炉和电炉,番禺宾馆遵循传统古法以木炭烤制,木炭味与肉香味融合一体,色如琥珀、层次分明的烤乳猪让人垂涎。清明时节,番禺宾馆一天就要制作只光皮乳猪,是炙手可热的节气产品。人们戏言,“番禺宾馆的光皮乳猪在这时是抢也抢不到的”。
伫立在城市中心40年,番禺宾馆家喻户晓,守望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见证着番禺家庭从婚宴的喜结连理到满月酒、寿宴的添丁贺岁。叶惠清介绍,番禺宾馆以餐饮挑大梁,而婚宴则占据了餐饮收入的一大半。旧时,在番禺宾馆设宴风头无两。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选择番禺宾馆多是冲着味道与情怀。风生水起、百子添孙等喜庆菜式必不可少,重头戏则是特有的光皮乳猪,寓意鸿运、吉祥,每桌必点,整只而上。另一方面,番禺宾馆对当地人有着特殊的纪念价值,父母结婚在这里设宴,如今孩子也选择这个地方,是特有的家庭传承。“以前看客人来吃饭,如今他带着孩子、孙子也来这里,三代同堂都在这里留下了特别的回忆,地域美食文化融进了家庭情怀里。”年,番禺宾馆接待喜宴近席,单日最高达席。
除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外,番禺对当地美食进行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盛宴”在富豪山庄酒家惊艳亮相,从海上丝路历史起点探究,独具匠心打造15道精选菜式,并举行海上丝绸之路千年藏品展览,开设海上丝绸之路科普图书角,营造全景式美食文化体验。年,“番禺十大特色名菜名点”出炉,引起市民、游客争相品尝特色美食的风潮,其中光皮乳猪、市桥白卖、猪杂粥经番禺宾馆传承接力,发扬光大。
“‘忠诚企业、无私奉献、爱心管理、快乐工作’的企业文化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像制月饼、烤乳猪的师傅一样有30多年工龄的员工比比皆是。骨干团队多年的阅历和经验让番禺宾馆在传统菜式的传承方面有着优势。在宾馆里,员工身上佩戴象征工龄的徽章成了专属于员工的荣誉。”在叶惠清的讲述中,这座承载了几代番禺人的记忆与情怀,凝聚着几代番禺宾馆人的智慧与力量的食肆变得立体而丰满,光皮乳猪、菊花榄仁干蒸等传统菜式在她娓娓道来时传递出别样的文化意韵,还有餐饮工作者心中的归属感。
在番禺,无数美味经几代人传承至今,一道道美食的背后是厨师在三尺灶台旁的辛勤劳动和平民百姓对家人后辈的美食关怀。鲮鱼刮肉打成鱼胶堆成小山状的“番禺火锅”扒金山,老少咸宜,鲜甜可口;龙虱、桂花蝉、禾虫是让钟村人嘴馋流涎的故乡味;化龙镇的面豉姜蒸花腩是“妈妈的味道”,是“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的真实写照。
“味在番禺”,这一味于番禺而言,不仅仅是舌尖上的滋味,更是以美食传递的历史的味道,浓厚的人情味以及弥漫在心头的乡愁的味道。
舌尖传承世界知味
好吃的菜肴和制作的技法、工艺需要传承,文化的记忆也要传承。网络上热播的纪录片《味在番禺》,让人们看到了番禺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匠人精神与人文情怀,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番禺乘势而上,以“美食+旅游”绘制全域发展图,让番禺“走”出去,游客“走”进来。
年,广州国际美食节主会场永久落户番禺,这是人们对“食在广州,味在番禺”的认可。年,第九届广州国际美食节拉开帷幕,主会场设置非遗美食展、番禺特色美食和文化展等各大主题区域,汇聚地域各色名点名菜。为挖掘番禺每个镇街的代表菜和地道美食,番禺区评选16个镇街“一镇(街)一名菜”,沙湾街的生拆蟹粉赛螃蟹,大石街的荷塘月色……各个镇街纷纷拿出独到、创新的特色菜品。此外,美食节创新推出“美食+旅游”的精品线路,将大夫山森林公园、沙湾古镇、宝墨园等番禺热门旅游景区串珠成线,使美食节变成全民发现番禺美食、体验岭南文化民俗的旅程,充分展示了番禺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魅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食节与大众点评与口碑网两大餐饮平台合作打造广州滋味榜,得到了广州多家美食商家的踊跃支持,其中番禺区就有多家,通过“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模式,全方位推介美食。在年美食节期间,番禺祈福缤纷世界主会场和各镇街分会场入场人数约万人次,消费总额超1.5亿元,同比增长23%。
根据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部署,番禺全面开展“十大厨师”“十大点心师”“十大服务标兵”有关工作,举办“粤菜师傅”技能竞赛,建成2个区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5个区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致力打造一批番禺餐饮品牌,更在“广州番禺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