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02/5972927.html语陶山房访陶随笔山东境内有座山,山阳为新泰,山阴是莱芜。古时,新泰人称这座山为新甫山,莱芜人称其为宫山,此山就是今天两地百姓共称的莲花山。新泰县名的由来,就是取了新甫山和泰山两山的首字。新泰在南,莱芜在北,就像是一对兄弟。我是土生土长的莱芜人,自以为对莲花山和山那边的新泰十分熟悉。然而在年,新泰出土了六千余件齐国官量陶片,其中近四百件有印文之后,才彻底颠覆了我对新泰的认知。关于我与新泰陶文的情缘,说来话长。二十年前,手机的功能还很单一,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脑。当时,我在搜狐注册了一个博客,用作交流一些陶文瓦当和书画篆刻的内容,几年时间,点击量达到了几十万。当时,我的研究兴趣主要放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陶文,它们的出土地点是山东临淄的齐都镇。除了此地,还没听说其它地方有大宗齐国陶文出土。释文:平阾陈得年的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姓李,是新泰人。得知我研究陶文,他说新泰出了一些陶文,问我是否有兴趣去看一下,研究研究?挂了电话,我简单琢磨了一下,感觉新泰不可能有陶文出土,因为山东古文字学会会长、山东博物馆王恩田先生的著作中没有对新泰陶文的著录。所以,我根本不想去,也就渐渐忘记了这个陌生的电话。以至于后来,新泰出土齐国官量陶文的信息被正式公开报道之后,一位同道反复追问当年那位李先生的电话号码而不得,还对我心存误会。而我也为自己当年因为武断而错失了第一时间了解研究新泰陶文的宝贵机会而自责不已。新泰陶文的图文资料公开发表之后,在陶文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震动!自清代至今,齐国官量陶文的标本存世仅七十余件,而新泰这批陶文皆为齐官量,且标本数量达到近四百件!仅出土数量这一项,就足以让人震惊!这么多陶文新资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战国文字体系和玺印陶文的面貌,而且对古文字研究和篆刻艺术创作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对研究齐国政治、经济制度,也有重要的作用。释文:陈□立事我从书上第一次见到新泰陶文资料的时候,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怪!且“怪”处有三:首先是形制怪。这些陶文各种形状都有。正方的、长方的、正圆的、椭圆的、长条的……而且印面都是阳文,几乎不见阴文。其次是字形怪。以往我对齐系文字的概念就是圆融、规矩,法度严整,而新泰陶文的字形却是有方、有圆、有棱、有角,而且许多字的转折处都是生硬的几何形角度,还有一些字的笔画被处理成几何状的圆点,并且均匀分布。这些字形在齐系文字中几乎从未出现过,仿佛充满了浓烈的现代感。我在想,如果当年我第一时间看到它们,仅看这种字形,估计我可能会认定是新仿或臆造!毕竟它超出了我原有的认知。新泰陶文的第三个怪处,就是印面文字的排布顺序。以前临淄所出齐陶文的排布绝大多数都是从右至左,从上到下,虽然偶尔也有另类,但却不是常规。而新泰陶文的文字排布顺序却是面目繁多。王恩田先生在他的《新泰齐国官量陶文的发现与初步探索》一文中,对新泰陶文的文字排布顺序做了几种总结,即、、。例如:北郭陈喜缰,北字在右上,郭字在右中,缰字在右下,陈字在左上,喜字在左下,释读的顺序就是。释文:北郭陈喜缰也正是读到了王恩田先生的《新泰齐国官量陶文的发现与初步探索》文章,我才基本搞清楚了新泰陶文的诸多问题和大致脉络,也知道了当年打电话给我的那位先生名叫李钦利,他是发现新泰陶文的第一人。后来,我又通过李先生的文章《新泰一中战国陶文发现始末》得知,他发现新泰陶文是在年4月19日早晨,他骑自行车送孩子上学时,路过新泰一中音乐楼的施工现场,无意中发现有陶片,就随手拿起,擦去泥土,发现了很粗的绳纹。再擦,又发现了文字。至此,他在泥土中不断翻找,先后发现了六片带字的陶片。第二天,他和当地文化学者李明煜、柳方来等人继续寻找。当时,山东博物馆的王恩田先生正在新泰周家庄墓地考察。于是,他们就带了八片到考古现场请教。王先生看到他们带去的陶文之后,兴奋不已,确定是战国陶文,而且是齐国官量陶文。在这之后,近两个月的寻找期间,也多趣事。其中有一陶片,嵌在拖拉机的车辙里,碎成了三块。李先生用手抠出后,经重新粘合,印文竟然完整无缺。释文:陈贺立事僕新泰陶文的大量集中出现,也吸引了学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41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