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画卷

八月下旬,开渔的号角唤醒了大江大洋。清晨时分,渔民彭耀添便从莲花山渔港出发捕鱼……

珠江口海河重叠,处于咸淡水交汇处。珠江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各类鱼虾的繁育地。正值开渔季,得益于天然特色渔场资源,经过一上午劳作,彭耀添收获了数十斤鱼,其中还有七八条是能卖出好价的黄脚立。

在珠江口区域,还有很多像彭耀添这样勤劳朴实的渔民,他们依水而居、以渔为业,开渔季出海捕捞,禁渔期在船屋里补网修船,保留着传统水乡渔民的生活方式。他们世代与珠江水打交道,深谙丰富的渔业资源是大自然的珍贵馈赠,有所节制、有所不为,才能与这条大江共生、共荣、共兴。

02:44

捕鱼全程“只捕大鱼,小鱼不捞”

凌晨五点,迎着风,彭耀添的渔船出发了。

当船开至莲花山水道附近,彭耀添选准位置,往水里插下了下网标志的旗子,随后放浮标、撒网……选位对捕捞的收成几乎起到决定性作用,经过多年捕捞,他摸索出经验:“水下凹陷处附近的鱼比较多。”过去大半个小时,终于撒好了两张合起来约米长的网。

渔网网眼直径为11厘米,这是彭耀添最常用的渔网规格。“这几乎是附近海域渔船用的最大号渔网,专捕大鱼。我们把小鱼放回江中,让它继续长大,虽然我以后未必能再捕捞到这条鱼,但起码鱼儿还能继续长大。”“只捕大鱼,小鱼不捞”几乎成为职业渔民的共识,让小鱼继续在江里生长,为保护渔业资源出一份力。撒网捕鱼是江上渔民常用的捕鱼方式,人力成本较高,但能降低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到了收网之时——收网过程犹如“开盲盒”,能捕捞到什么鱼仍是未知数。

第一条鱼出现了。彭耀添马上来劲,一手将鱼从网上扯下来,一手拿着捕捞网装鱼。定睛一看,是条草鱼,是这片水域最常见的鱼。随后,彭耀添熟练地将鱼丢进渔船的活水舱里。接二连三又捞上来各种鱼:体长、茶黄色,是草鱼;菱形、头部嘴部小,是鳊鱼;椭圆形、头部尖、青灰带黄,是黄脚立……“要是捕到清道夫鱼,就丢回海里,这种鱼喜欢吃脏东西,能净化水质。”彭耀添介绍。捕鱼10年,他不时能捕到一些罕见的鱼,“我曾捕过一条形状好看的鱼,身体银金色,鱼尾、鱼鳍是金黄色的,我还拍照留念了。”

彭耀添一边捞鱼,一边盘算着渔获。经过一上午的劳作,他捞了近三十斤平价鱼,卖给晒鱼干的商贩一块一斤,还捕了六七条黄脚立,每斤能卖到六七十元的好价。在彭耀添看来,这是收获颇丰的一天。

渔船靠岸,彭耀添打开活水舱时,小插曲发生了。由于天气炎热,黄脚立离开水没多久就奄奄一息了。“早知道应该带上冰块、保温箱,这样才能保证鱼的新鲜。”彭耀添有点懊恼。虽然现在能够轻易获取到天气预报、水流情况等资讯,但渔民还是需要时刻做好应对任何状况的准备。

在海上谋生,与风浪做伴,人身安全也是渔民的头等大事。有一回,彭耀添凌晨出发,前往黄埔大桥下的水域打鱼,恰好回程时遇上风浪,天色瞬间变黑,电闪雷鸣,海涛翻滚,海天仿佛连成一片,四周望不到岸。回忆当时景象,彭耀添仍心有余悸,“怕也没用,只能硬着头皮返航。”即便如此,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自然环境,彭耀添还是希望继续出海捕鱼,平安地满载而归。

江边渔家

临涌渔屋连成片几家共用一栈道

出海归来,彭耀添将小渔船划进自家门口的河涌停靠,到岸也就到家了。他的邻居乡里大多是渔民,集居在番禺莲花山渔港附近的渔村内。莲花山渔港附近分布着4条纯渔村——卫星村、群星村、东星村、明星村,多名渔民居住在此。

在东星村村口休闲公园里,榕树下几位老渔民正在休息聊天。老渔民郭带告诉记者,年,在长洲岛一带的海上渔民纷纷来到莲花山渔港附近落脚,“搬来那一年,我才17岁,现在已经81岁了。船就是我们的家,载上渔具,划船过来,就算搬家了。”

最初,渔民在临水河涌建起一间间树皮屋,后来大多改建为铁皮屋。踩着吱吱作响的木栈道,记者走进了东星号一户渔民家中,此时,老渔民陈志明正和妻子吃饭,“鱼干是自己捕捞和晾晒的,饭是用捡来的柴火烧的。”他绽放微笑,继续就着鱼干,大口扒米饭。

陈志明今年71岁,他自豪地介绍起他的渔屋:“这座渔屋是在我22岁那年建起来的,还保留着树皮材料。”渔屋大部分坐落于水面上,依靠木桩、水泥柱支撑着。渔屋依着河涌,河涌连着江海。“我阿爷那一辈就是打渔的,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陈志明说,政府帮助接通自来水,在渔屋用水用电都很方便。“渔民都是一家人,几十年来,我们都不用关门,很平安”,陈志明念叨着,“门口的水上木栈道连着几户人,是大家出钱修的。”让他同样留恋的,还有老渔民最熟悉的流水声、自然风声,“不要看这里临水,却很少被水淹。涨潮或台风天时,与狮子洋相连的河涌水闸就会关闭,确保河涌上渔屋的安稳。”每逢禁渔期,陈志明都会在家中修补渔网、保养渔船。渔船是渔民的家,渔网就是渔民的“饭碗”,只有把渔网织结实,他们出海时才能满载而归。

在“渔四代”陈凯欣看来,每年农历三月、八月都是捕鱼的黄金期,“在黄金期,有渔民一天就能有几万元的捕捞收入。”根据陈凯欣观察,禁渔期间莲花山渔港片区的渔民很少出外打零工,因为他们还是习惯于以出海捕捞为生。今年禁渔期,政府给每个渔民发放多元的生活补贴,能缓解渔民的生活压力。此外,还有一些渔民到酒楼等场所安装、修补防护网,以此补贴家用。

8月16日中午12时,随着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多艘渔船从番禺莲花山港出发。渔民以青壮年群体为主,大多是出海捕捞,一般捕捞行程起码要20天,远洋捕捞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水产研究所

每天采集珠江鱼类样本十几年累计6万多瓶

莲花山渔港周边的莲花山水道,是珠江渔业资源分布的一处。珠江口的海岸带长25.3公里,沿河口滩涂资源丰富,潮流水丰裕,淡水、咸淡水资源丰富,造就富有特色的天然渔场资源。为深入了解珠江渔业资源发展现状,记者来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在研究所的标本馆内,一排排玻璃柜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透明瓶子。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向记者介绍,“这6万多瓶鱼类资源样本是从年至今每天从珠江采集到的,以单位径流量内的鱼卵、仔鱼数量定量鱼类资源的变化。”

随后,李新辉移步到水系图旁讲解,“从地形图上看,珠江三角洲河网的淡水鱼种补充主要来自珠江广西桂平的产卵场,经由肇庆江段进入珠江三角洲河网水域。”

年,珠江水产研究所开始在珠江肇庆江段设立监测站,动态监测漂流性鱼卵、仔鱼的情况。之后陆续在珠江干流西江封开、浔江石咀,以及主要支流柳江石龙、左江下楞等地设立了共12个监测站点。每个监测点都设置了专门的网具,这些网具收集顺水漂来的鱼卵、仔鱼,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通过网口的单位水量、流速,评估珠江鱼类的数量。

开创这一项目的李新辉发现,“10余年里,我们观测到珠江水系鱼类早期补充资源量大致有亿-亿尾物种群体,现在呈下降趋势,这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都有关系。”

为更好地养护渔业资源,近年来,全社会都做了许多保护工作。较典型的是年开始在珠江流域全流域实施禁渔期;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实施涉渔工程生态补偿及鱼类增殖放流资源养护工作等。李新辉说,“从保护角度看,现有的渔业资源养护措施是可行的。以广东鲂为例,在年前,我们一度面临资源流失的现状,通过资源保护区建设、禁渔期设置,广东鲂数量20年间增加了20多倍。”

此外,李新辉表示,珠江中的鱼类通过摄食,输出水体里富营养化物质,进而改善珠江生态系统,确保水质安全。水能育鱼,以鱼养水。合理开发、养护渔业资源不仅能持续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食物,还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古人曾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讲述了取用有度、不穷尽物力的哲理思想。而今,从珠江渔民一张大网眼的渔网,从“只捕大鱼、不捞小鱼”的朴素话语,从遵循禁渔期管理的自觉行动,我们同样看到了尊重自然、合理取用的智慧。不竭泽而渔、不焚薮而田、不焚林而猎,江上渔者的故事,正是一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珠江渔曲。

统筹领队/肖桂来、麦蔼文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肖桂来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罗知锋、李波、肖桂来、何钻莹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