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从前期到后期,从内容到手法,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产线”。
今天要分析的这几张照片。
有的前期做得好,有的后期做得棒。
但是,就是在一些关键而又细小的环节,出了问题。
最终导致“功亏一篑”。
1·华而不实
YIFAN摄影小白,不足请多多指教
这几张照片,猛一看,真的都挺好。
但是,打个比喻,这些照片,有点像整形美女。
“外形”的确不错,但细品,却感觉欠缺一些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从构图上来说,这些照片多用了长焦拍摄,聚焦的主体也很清晰,照片整体上看起来并不乱。
其次从后期上来讲,照片添加了胶片滤镜,质感很强,看起来很舒服。
但是,以上两点,都是从宏观上对照片的“包装”。
但细品呢?
这些照片究竟拍的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
我是真的悟不出来。
其实,一张照片是否出色,首先是内容,其次是手法。也就说,手法(包括构图、焦段、后期等)是要为内容服务的。
但是,这些照片给我的感觉,就是手法用得不错,但内容很空洞。
就拿这张照片来说。
后面高大、简洁、椭圆、洁白的现代建筑,和前面低矮、阴暗、破旧的老建筑应该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一种新与旧,贫与富的差异表达。
如果是我来拍,可能会抓住这个对比来拍。
在构图方式上,让两者的画面比重接近1:1,这样,才能放大它们之间的差异,让观看者明白我所想表达的东西。
但这张照片,前面杂乱的场景拍得过多,后面的建筑就被弱化。
那么,很多人可能就看不出来这种冲突。
是不是很遗憾?
2·比重失衡
宁《绿肥红瘦》佳能DII这是路边草地上一簇被人折下来的花,可能是孩子干的吧。清明正是春的盛势之时,花开正好,却在草地上败落。清明又是祭扫缅怀之时,我也说不清被触动什么,缅怀什么。
如果说上面的照片,是手法到了,内容欠缺。
那这张照片,就是内容有了,手法没跟上。
《绿肥红瘦》,题目起得非常贴切。
但是,照片中,红色的枯萎和绿色的茂盛这组对比,并没有直观的表达出来。
拍摄者过于强调对枯萎红花的记录,而忽视了对于草地的刻画。
枯萎花朵过多,且都侧对镜头面朝地,显得过乱。
如果是我拍,可能会挑出其中品相较好的一朵或几朵,放在精心挑选的,相对统一平整的草地上,进行摆拍。
而且,应该是红少绿多,才能更加突出这种“凄凉”的反差。
你可以脑补一下我所说的拍摄场景,试想一下是不是这样。
3·C位缺失
峰《能有几何》呆在家里,孜孜以拍,尝试拍出不同的图案自娱自乐。
这张照片的问题,出在C位上。
拍摄的角度没问题,主体没问题,背景也没问题。
但是,当你第一眼看这张照片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
可能不是草,不是色彩,而是中间的石块。
方形构图的照片,四面对称,C位中心点最重要。
这张照片的四周色块划分很好,圆形、方形的对比差异也很突出。
但就是C位,1.无主体,2.凹陷。
一顿操作猛如虎,仔细一看原地杵。
最后,也是白搭。
4·构图呆板
香醇小稻《河中捕鱼》华为手机同样是偏正方形的照片,同样是C位出了问题。
与上面的照片相反。
这张照片中,渔船被放在了正中间,而周围的场景并没有与之有任何的呼应,并且也不出彩。
那么,渔船就会显得非常突出,突出到显得有些“愣”,最终导致画面整体的“空洞”。
如果使用4:3的竖构图,将渔船放在一角,可能会更好一些。
5·细节瑕疵
小拐棒《晨》iphone11日常的一天,发现洒进房间的晨光很美好
这张照片,从色彩,到线条,都很不错。
整张照片都是上下线条,明暗从左至右过渡,伴着光线的朦胧感,非常唯美。
但有两个地方需要改进。
第一,是画面中的红色花朵。如果把其拍入画面,作为白色整体的一个“打破”元素,应该会成为一个相当棒的亮点。
但是,拍摄者只将其一部分拍摄入画面,不像是刻意,倒像是偶然。
这样,它在画面中的存在属性就改变了,仿佛成为破坏画面整体的一个“意外元素”。
第二,是左侧漏出来的一角肉色窗帘。
不仅颜色较其他整体来看有些出挑,另外,因为它的存在,也破坏了照片自左向右颜色由深入浅的过渡。显得格格不入。
6·曝光问题
小青年程文深圳莲花山公园,晨练的人呀
从构图上来说,这真是一张好照片。各个元素安排都很对位。光影运用得非常好,主体醒目突出。
但是,问题出在了拍摄手法上。
高光部分,有些太亮了,可以看到部分树干以及人脸,已经高光溢出,过曝而没有了细节。
在拍摄时,对于这种明暗光差比过大的场景。
一定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曝光不足,可以后期提上去。
但如果过曝了,细节没了,后期可是无力回天的。
7·元素过多
风丫头傍晚时分的大海静得只剩下一阵又一阵的海浪声,夕阳的余晖把远山和海面镀成金色。置身其中,感觉无比静谧,神秘,浪漫。
把人拍得很小,场景很大,是一种很惯用的人与自然合影的方式。
这张照片,礁石林立,天空的色彩也有冷暖过度,整体看还是不错的。
但是,虽然拍出人小景大的感觉,却显得不够“大气”。
我认为,问题就是出在了照片下半部分。
4块陆地,海水夹在其中,元素过多,线条过多,场景就显得过于拥挤。
拍摄时,如果可以适当的取舍,只择选其中的1到2块礁石拍摄入画面,场景会干净很多。
那样塑造的景与人的大小对比,也会更震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