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房产深圳站
据南方日报消息,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提出,到年,“”出行交通圈(珠三角地区内部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和“”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全面实现,交通强省基本建成。
到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约28.2万公里。其中,铁路约1.1万公里,公路约24.5万公里,高等级航道公里,油气管道约公里。沿海主要港口5个、内河主要港口3个,民用运输机场15个,邮政快递枢纽11个。
依据区域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和区位特点,构建“三横六纵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打造以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珠三角枢纽(广州新)3个机场为核心,面向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机场;
●积极推进深圳皇岗、罗湖、深圳湾、沙头角及珠海拱北等老口岸改造升级,完善口岸功能。推动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启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珠澳货运车辆通关功能。
●研究粤西地区利用既有铁路提质改造开行城际或市域(郊)列车。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市域(郊)功能突出的城际铁路项目,支撑都市圈内城市同城化发展。谋划建设广州、深圳、珠西、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市域(郊)铁路。
●完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轨道交通网,在具备建设条件的城市谋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研究推进狮子洋、莲花山、深珠等复合型通道规划建设,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发展方向,逐步统一城际铁路票务系统。
发展目标
到年,全面建成发达的快速骨干网、完善的普通干线网、广泛的通达基础网,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体系更加高效可靠,运输服务更加优质便捷,统筹融合和高质量发展跃上新水平,“”出行交通圈(珠三角地区内部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和“”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全面实现,交通强省基本建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进入全球先进行列。
展望年,新技术、新业态加快发展,综合立体交通网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品质迈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发展水平全球领先,交通强省全面建成。
构建综合立体的交通发展新格局
一、打造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到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约28.2万公里。其中,铁路约1.1万公里,公路约24.5万公里,高等级航道公里,油气管道约公里。沿海主要港口5个、内河主要港口3个,民用运输机场15个,邮政快递枢纽11个。
二、建设高效率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依据区域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和区位特点,构建“三横六纵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1.“三横”
沿海通道:自福建进入广东,经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珠海、阳江、茂名、湛江,至广西。
沪广—西江通道:自福建进入广东,经梅州、河源、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至广西。
汕昆横向通道:粤北生态发展区横向通道,经河源、韶关、清远,至广西。
2.“六纵”
京港澳通道:自湖南进入广东,经韶关、清远、广州、东莞、深圳、佛山、江门、中山、珠海,至香港、澳门。
京深港通道:自江西进入广东,经河源、惠州、东莞、深圳,至香港、澳门。
粤贵川通道:起自粤港澳大湾区,经珠海、中山、江门、广州、佛山、肇庆,至广西,连接成都。
粤湘渝通道:起自粤港澳大湾区,经珠海、中山、江门、广州、佛山、清远,至湖南,连接重庆。
二湛通道:自广西进入广东,经湛江,连接海南自由贸易港。
粤东北上通道:起自汕潮揭都市圈,经汕头、潮州、揭阳、梅州,至江西。
3.“两联”
汕尾北上通道:经汕尾、河源。
粤西北上通道:经湛江、茂名。
三、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1、构建“”多层级枢纽城市体系。
打造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升综合交通功能和能级,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国际人员交往、物流中转集散的中枢功能,牵引带动全省枢纽城市梯次发展。
打造珠海、汕头、湛江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升跨区域人员交流和物资中转集散功能,建设国家级客货流转换中心。
推进佛山、韶关、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8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其他8个一般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2、打造衔接高效的综合客运枢纽城市。
加强广州、深圳等市轨道交通与机场规划布局的衔接,携手香港、澳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客运枢纽集群。
推进粤东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汕头、潮州、揭阳客运同城化发展,联动梅州、汕尾实现共同发展。
推进粤西地区重大交通枢纽设施共建共享,推动阳江、湛江、茂名等市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发展能级。支持韶关、河源、清远、云浮等市根据发展需要,建设以机场和铁路站为主体、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的客运枢纽体系。
3、打造一体协同的货运枢纽城市。
推动广州、深圳海陆空三港联动发展,携手香港共建世界级国际货运枢纽城市。
推动珠海(联动澳门)、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建设综合性、联运型货运枢纽,强化货运枢纽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货运枢纽集群。支持汕头、韶关、河源、湛江发挥区位通道优势,建设大型化、专业化货运枢纽。
支持梅州、汕尾、阳江、茂名、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市明确货运枢纽城市主导发展方式,强化货运要素资源集聚,加快提升货运枢纽城市能级。
鼓励层级定位不同、主导发展方式相近的毗邻城市共同规划建设货运枢纽,共同提升集群效应。
四、完善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运输网络
1、构建服务国际大循环的国际运输通道。
打造以机场、港口、铁路枢纽为基点,海陆空多方式协同发展的国际运输通道布局。以发展港口外贸航线为重点,打造经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通达世界主要贸易港口的海上运输网络;以中欧班列为重点,打造经陆路至欧洲、蒙古(俄罗斯)、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的陆路物流通道和经济走廊;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通过开辟直达全球枢纽机场和重要城市的航线,打造至东南亚、东北亚、欧洲、北美洲、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大洋洲的空中运输通道。
2、构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国内运输网络。
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粤港澳至京津冀、长三角、成渝3条极轴,西部陆海、广昆2条走廊以及二湛通道。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至滇中(北部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通道能力。优化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运输网络,促进人流物流畅通。加快构建能力充分、安全可靠的多层次立体化运输通道,确保产业链、物流链运输高效安全。
建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
一、建设开放引领的世界一流港口群
以区域港口集群为基本形态,构建以珠三角港口集群为核心,以粤东港口集群、粤西港口集群为发展极的区域港口空间布局,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引领全省港口提升国际竞争力。形成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汕头港、湛江港、佛山港、肇庆港、清远港为主要港口,其他港口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发展格局。
推动广州港、深圳港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全省港口总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强化主要港口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沿海主要港口对外贸物资和大宗能源、原材料运输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强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港口现代化水平,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提升港口枢纽整体服务效能和辐射范围。推动地区性重要港口协同发展,突出比较优势、产业特色、运输专长,与主要港口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港口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构建立足粤港澳、辐射亚太、面向全球的水上物流大通道。
二、建设功能协同的全球卓越机场群
合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枢纽功能和国际竞争力,携手香港、澳门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打造以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珠三角枢纽(广州新)3个机场为核心,面向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机场;完善以珠海金湾、惠州平潭、揭阳潮汕、湛江吴川4个机场为重点,面向全国的区域枢纽机场;有序推进韶关丹霞、梅州梅县、阳江、云浮、怀集、连州、河源和汕尾等8个支线机场规划建设。研究深圳宝安机场溢出效应,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巩固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拓展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完善国际航线网络,增强机场间的高效连通和协同发展。提升珠海金湾、惠州平潭、揭阳潮汕、湛江吴川机场区域枢纽功能,强化与国内主要城市航空运输联系。逐步明确支线机场功能定位,强化与枢纽机场功能协同。
三、建设面向港澳的互联互通口岸群
推进面向港澳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交通集疏运体系,实现与港澳更高水平的软硬“双联通”。
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口岸功能定位,积极推进深圳皇岗、罗湖、深圳湾、沙头角及珠海拱北等老口岸改造升级,完善口岸功能。
完善口岸联系珠三角核心城市的快速交通体系,形成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为主体的口岸集疏运体系,加密内地机场与港澳机场的航班、航线。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
推动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启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珠澳货运车辆通关功能。
推广“水上巴士”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一站式”通关模式。完善粤港跨境货栈模式,推进香港机场与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空陆联运。逐步推进游艇码头对港澳籍游艇开放。
四、建设铁路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群
形成以广州、深圳为全国性铁路枢纽,珠西、汕潮揭、湛茂为区域性铁路枢纽,韶关、梅州、惠州、东莞等为地区性铁路枢纽的“”铁路枢纽布局。
构建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一、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网
1、加快干线铁路网建设。
构建“六纵两横”高速铁路干线格局,完善“五纵三横”普速铁路干线,贯通沿海、包(银)海等国家级高铁通道,强化与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北部湾等城市群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联通,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联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并对外延伸辐射的干线铁路出省通道格局。
2、完善城际铁路网。
构建以广佛、深港、珠澳三大发展极为核心,以广深港、广珠澳、跨珠江口三大主轴为集聚的城际铁路网,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粤东城际铁路主骨架。研究粤西地区利用既有铁路提质改造开行城际或市域(郊)列车。研究连通北部生态发展区重要客运枢纽和重点景区的特色慢游城际铁路网。
3、发挥支线铁路服务功能。
强化支线铁路货运功能,推动货运铁路连通工业园区、物流集聚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打通沿海经济带重要港口与铁路沿线腹地的便捷通道,主要港口重要港区规划建设疏港铁路,完善铁水联运体系。
4、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网。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市域(郊)功能突出的城际铁路项目,支撑都市圈内城市同城化发展。
推动市域(郊)铁路网发展,谋划建设广州、深圳、珠西、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市域(郊)铁路。
完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轨道交通网,在具备建设条件的城市谋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二、构建外联内畅的干线公路网
1、完善高速公路网。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高速公路及其延伸线路建设,加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出省通道,实现广东与各陆路相邻省份之间有6条以上高速公路;完善五大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推进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扩容改造,加强易堵缓行收费站扩能治理,提高都市圈内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加强高速公路与城市路网、主要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景区衔接,优化完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置。
2、优化国省干线网。
逐步消除干线瓶颈路段,推进穿城镇路段改线、交通量较大的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规划待建路段开工建设。提高省际、市际、县际路段通行能力,完善对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的覆盖,建设滨海旅游公路、南岭生态旅游公路等,提升普通国省干线整体服务水平。
3、提升农村公路网。
建设“四好农村路”,持续推进路网提档升级,加强县、镇、村互联互通,降低节点间迂回;提高“通村畅乡”能力,消除农村地区对外交通瓶颈,加强农村公路与普通国省干线衔接,提升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做好农村公路与村内道路的衔接,将符合要求的村内道路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建设。
推进综合交通融合发展
研究推进狮子洋、莲花山、深珠等复合型通道规划建设,推进机荷高速公路等项目改扩建向“立体化”发展。统筹安排城市新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过境和市内通道。
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协调,实现设施互联、换乘便捷、票制互通、安检互认、信息共享、支付兼容。推动城镇密集地区国省干线与城市道路融合发展。加强铁路、公路、水运客运枢纽及机场与城市公交网络系统有机整合,引导城市沿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合理、有序发展。
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运输服务信息共享、标准互认、结算平台互通,强化运输组织协同,打造旅客联程联运“一票制”和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完善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港澳和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发展方向,逐步统一城际铁路票务系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989.html